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3到6歲 >> 3到6歲教育 >> 寶寶不聽話真是讓媽媽“怒火中燒”
3到6歲飲食3到6歲護理3到6歲疾病3到6歲教育

寶寶不聽話真是讓媽媽“怒火中燒”

不管你是在家帶孩子的全職媽媽,還是混跡與職場的職場辣媽,生活上工作上難免遇到自己不如意的事情,媽媽們各有各的壓力,各有各的辛苦,很多媽媽由於生活壓力和各種煩惱,漸漸開始對自己的寶寶失去了耐心,動不動就打罵寶寶。寶寶漸漸長大,從小可愛變成小麻煩,讓他向東他偏向西,讓他坐下他偏亂跑,做事拖拖拉拉,覺不好好睡,飯不好好吃……N多“罪狀”能夠瞬間點燃媽媽心頭之火,不發洩出來恐怕能憋出內傷。於是變發生了火星撞地球,大爆炸了。那在生活中,媽媽們該如何釋放壓力,調節自己的情緒?該怎樣在孩子面前做個溫柔的媽媽呢?在寶寶不聽話的時候又該如何教育寶寶呢?

一、忍耐有時是必須的,是防止情緒失控的一道防線

很多家長對發火的控制方法是忍耐,這個樸實的方法雖然看起來沒有技術含量,雖然只靠忍耐會常常失敗,但有時是必須的。

必須養成忍耐克制的習慣,當認知不合理而心裡有火氣的時候,請先克制一下。不然隨心所欲發了火,可能會傷人,自己也會懊悔。

二、如何在實際中逐漸學會調節情緒

忍耐是需要的,但對於經常煩惱、憤怒的人來說,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最穩定、有效的方法是認知療法。你的認知直接導致了負面情緒,所以從核心思維和自動化思維兩個角度入手,分析情緒背後的不合理思維,通過自我思辨,形成合理的認知。

在你要發作的時候,先忍耐一下,思考自己的認知是否合理。事後再進行反省,借機改變一下不合理的認知。經過多次這樣的磨練,合理的認知就會成為新的習慣性思維,以後遇到此種情況它自動出現,就不會生氣了。

三、不把工作上的煩惱帶回家

有人說,家庭就像一個“情感銀行”,你把歡樂“存”進去,收獲的是帶利息的快樂;你如果把煩惱“存”進去,回報的也自然是更多的煩惱。因此,永遠不要讓家人和孩子成為我們工作不順心的出氣筒。工作壓力再大,在進入家門之前,也要整理好心情,把所有的煩惱拋開。

當媽媽發現自己的情緒受到了工作的干擾,與孩子有發生沖突的跡象時,要盡快抽身離開。孩子的判斷力水平是有限的,他們沒有能力分析到媽媽是因為工作不順心而對自己發脾氣,相反,可能更多的是認為自己做的不對或者自己不好而惹媽媽生氣了。這時,孩子會對如何做事,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產生迷茫,感到無所適從。長此以往,還會使孩子對自己失去自信心,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能讓媽媽喜歡,認為自己是不被喜歡不受歡迎的人。

四、學會休息,不要讓自己太疲憊。

每當休息不好,或者心情很壞的時候,往往,也是會對寶寶情緒失控的時候。疲憊會讓自己的心神渙散,壞情緒猶如脫缰之馬,橫沖直撞。所以,要爭取吃好喝好睡好,才能有精力來陪伴孩子成長。當然,這還意味著要犧牲很多,當了父母,就沒法盡情地逛街,不能玩游戲,甚至可能沒法好好地煲一頓電話粥。不過,相比孩子的一生和自己當父母所帶來的收益,我覺得,犧牲那些,還是很值得。要孩子是爸媽自己的選擇,媽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五、最重要的還得仔細觀察,找出孩子行為不良的原因。

會讓大人發怒,是因為在大人眼中,孩子的行為出現了偏差。(有一些是正常的,只是不符合父母的要求而)而孩子行為出現問題,父母可能難辭其咎,這時,進行自省是很有必要的。

有很多時候,孩子行為不良,是因為他內心有負面情緒,或者有需求,但他還不會表達,於是通過反常的行為來展示。所以,父母要傾聽孩子,弄明白孩子的真正意圖,並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只要記住:孩子的反常表現,一定有原因,可能怒氣就不會那麼快發出來。

六、選擇好表達怒意的方式,用更智慧的方法來替換打罵。

打罵也是表達怒意的方式之一。但顯然,這是最糟糕的方式。每當發怒的時候,要能明白此時存在自己心裡的是什麼樣的情緒。是什麼原因讓這種情緒存在。比如你可以告訴孩子:你從姨婆家出來到現在,已經掐了我四次了,這樣我非常痛,我非常憤怒,我討厭你這個行為。有時候我還會進行警告:如果你再這樣掐我,我就會離開你十分鐘。因為我不想被掐,我怕痛。你還可以這樣做,告訴他媽媽愛他,但不喜歡他的某個不好的行為。

如果你罵孩子甚至是打孩子,後果是你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一、導致孩子說謊

有的父母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為了逃避挨打,往往迫使孩子違心地說謊,瞞得過就瞞,騙得過就騙,因為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皮肉之苦。但是孩子說的謊,往往站不住腳,易被父母發現。為了懲罰孩子說謊,父母態度更加強硬。為了避免再被父母暴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更要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二、促使孩子陷入孤獨的深淵

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於是這種孩子往往不願意與父母和老師交流,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顯得孤僻。

三、使孩子學習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父母打孩子絕對不是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只會是對孩子的一種個性壓抑,尤其是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弱者要服從於強者,暴力可以解決問題。而且,由於孩子模仿性很強,往往從父母那裡學會了“以暴制暴”,學會了“打人經驗”,染上了暴力行為。在家裡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實際上成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別的孩子的壞榜樣。這樣孩子長大後,他很可能會以武力解決人際沖突,結果是破壞了良好的人際關系。

父母如何管教孩子?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

知識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建議爸爸媽媽們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專家建議,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於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於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准來要求孩子。(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10、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建議火山媽媽們放下自己的怒火,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孩子。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文化,父母就是一個小家庭的文化載體,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文化,培養出的孩子氣質各不相同,如果你是一個溫柔的媽媽,那將來你一定培養一個紳士的小皇子或者謙和的小公主。

3到6歲教育
一歲多的小孩脖子拍片醫生說有稍微歪的跡象

一歲多的小孩脖子拍片醫生說

怎樣解決母乳寶寶吞咽不足

搖籃網友:小巫你好,我的寶寶每次吸奶都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他是停

6個月大的寶寶應該吃什麼輔食最好?

     

小雞雞射尿問題

小雞雞射尿問題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