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育兒百科 >> 育兒經驗 >> 寶寶健康 >> 佝偻病的特點及護理
寶寶健康經驗常識教育經驗

佝偻病的特點及護理

  佝偻病又稱“軟骨病”,醫學上叫維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這是小兒常見病。它是由於體內維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的鈣、磷代謝失常,繼而導致骨骼的改變。此病很少危及生命,但是它發病緩慢,不易被發現。一旦症狀明顯常伴有抵抗力低下,易並發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疾病而危及生命。

  1預防

  預防佝偻病要從母親孕期開始,在孕末期就要經常接觸日光或者服用魚肝油。小兒只要吃母乳加上曬太陽可不必另加維生素D。如果是人工喂養或者混合喂養的小兒,那麼在出生的2周就需要開始加用維生素D了,因為這時母體給的維生素D已被消耗掉了。小兒每日期需要的維生素D的量是400-600國際單位,因此服有濃縮魚肝油每日3-4滴(每滴約為15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就可以了;為了便於掌握,每月不超過半瓶魚肝油即可(一瓶為10毫升)。現在有些地區有AD強化奶,每瓶含維生素D150國際單位。因此小兒每天食用3-4瓶AD奶則可以滿足生理需要量了。在冬季北方的孩子不曬太陽,可以在食用AD強化奶不足2瓶時少量加服魚肝油。

  日光照射是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每日平均接觸日光2小時就可以滿足維生素D的需要,因此夏季出生的小兒可以曬太陽,到冬季後改用口服魚肝油,在口服魚肝油的同時加用鈣劑,每日0.5-1.0克。

  2病因

  造成維生素D不中的原因主要是攝入量的不足。小兒膳食中一般含維生素D很少,根據嬰兒攝入的乳類和蛋料食品計算,維生素D量超不過100國際單位的,如果蛋黃平均含量為100克含250國際單位,每500克牛奶約含40國際單位,谷類、蔬菜及水果含量就更少了。然而小兒每日的需要量為400國際單位,因此還要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的另一個

  3疾病特點

  小兒佝偻病的最早表現為精神神經症狀,如易煩燥不安,夜驚和多汗,在吃奶或哭鬧時出汗為甚,可浸濕枕巾。以後就出現骨骼的改變,頭顱有乒乓球感,方顱,前囟門大,出牙晚;胸部表現有肋串球、肋外翻和雞胸。如果小和正處在佝偻病的活動期時久從、久站,可以引起脊柱變曲和下肢出現“O”形,“X”形腿;上肢表現腕部的尺、桡骨遠端呈鈍而肥厚的“手镯”。

寶寶健康
我家寶寶一個月長一斤多點,正常嗎?

我家寶寶一個月長一斤多點,正

給寶貝剪指甲 小事情中有大學問

  剪指甲也是門技術活,很多新手媽媽都不敢輕易拿寶寶開刀,生怕

小兒疝氣是怎麼形成的

概 述 小兒疝氣相信大家是比較熟悉的,這

我家寶寶好動,吃飯都不好好吃,怎麼辦呀?

我家寶寶好動,吃飯都不好好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