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1到3歲 >> 1到3歲問答 >> 寶寶一不順他心就急,像有點失控那樣是怎麼回事?
1到3歲飲食1到3歲護理1到3歲疾病1到3歲教育1到3歲問答

寶寶一不順他心就急,像有點失控那樣是怎麼回事?

寶寶一不順他心就急,像有點失控那樣是怎麼回事?

我兒子16個月了,但一不順他心就急,還要打人,咬人,像有點失控那樣,平時好好的他看不出會這樣,寶寶這是怎麼回事啊?

最佳回答:

 

所謂任性,就是任著自己主觀的性情和喜好去做事,或對個人的需求和願望毫不克制,全然不理會他人的感受。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威廉.科克指出,幼兒隨著生理上的不斷發育,開始逐漸接觸更多的事物。不管這些事物對自己是否有益或適宜,他們都會憑借自身的興趣和情緒參與其中,這就是所謂的“任性”。因此,幼兒任性是一種心理需求的表現。   任何習性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幼兒任性,歸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父母過分嬌寵、縱容的結果。現代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呵護倍至,對孩子的要求誠惶誠恐。無節制、無原則地對孩子有求必應,生怕照顧不周讓孩子受一點點委屈,孩子自然會得寸進尺。   ·隔代喂養。這很常見,也極具中國特色。祖輩不僅溺愛孫子,也不敢嚴加管教。現在盡管許多年輕的爸媽都已經意識到其中的弊端,但由於雙方都得上班,又信不過小保姆,因此只能把隔代喂養進行到底。上述的朗朗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小恆很調皮,經常有些磕磕碰碰的事情發生。每當這時,奶奶就會緊張地抱怨爺爺沒把小孫子看緊點,摔著了不好向兒子兒媳交代。   ·父母缺乏耐心。孩子一不聽話,爸媽開始還堅持原則,可當孩子繼續為所欲為時,爸媽覺得煩,認為“反正教了他也不會聽”、“孩子還小,不懂事,等他大了自然就會好的”,而不再堅持。這些父母其實不知道,幼兒的自制力還沒有覺醒,他們大多都希望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因此父母必須堅持原則。一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基本道理很簡單:假如在孩子尚小的時候不盡教導的責任而是一味妥協,就不要期待孩子將來自動會“變”好。   ·幼兒自制能力差,易沖動,思維帶有片面性及刻板性,因此容易任意所為。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問原由地用訓斥、打罵等方式回應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從而導致幼兒產生逆反心理,以執拗來對抗父母的粗暴,因而助長幼兒的任性行為。   與任性寶寶過招   要想知道如何跟任性幼兒相處,首先要對幼兒心理的發育有所了解。幼教專家指出,孩子性格的形成是分階段的,2-4歲的幼兒正好處在性格的萌芽期,也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這時期的孩子不像以往那麼聽話了,會經常和大人“鬧獨立”,力圖擺脫大人的約束,愛說撟約豪磾而不要大人幫忙。他們對一切事物都想親歷親為、弄個明白。但是,由於幼兒還不具備自我約束的能力,因此這種親歷親為的心理通常會在不合適的情況下表露出來,家長如果斷然拒絕,反而會刺激孩子的任性行為。處在性格萌芽期的孩子對事物的領受能力特別快,因此這期間對其進行正確的教導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國小兒科醫生史比爾甚至主張,孩子一生下來,父母就應該對其進行有目的的引導和教育。他說:“如果你從孩子出生後第二天才開始管教的話,你就晚了一天。”下面的幾點建議,或許能給爸媽們一些幫助:   ·明確告訴寶寶該做什麼。一個幼兒園教師講了這麼一件事:她家隔壁有個兩歲的小朋友,每天只要醒著,定要大人帶他到樓下的花園裡滑滑梯或蕩秋千。他家住九樓,沒有電梯,有時媽媽抱著他剛買好菜回到家裡,他馬上就嚷著要去滑滑梯了。媽媽說太累了,不去了行不行,他就搖著頭叫嚷得更加厲害。每當這時,媽媽總是會拖著疲憊的腳步帶著他再次下樓。有一次,這個老師對這位年輕媽媽說,下次他再鬧的時候,不要問他“行不行”,明確告訴他,媽媽很累,睡醒午覺後再去。這樣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是非辨別能力,減少任性行為的發生。這一招果然靈。從此,這個媽媽對寶寶說話盡量使用“很晚了,該睡覺了”、“天涼了,要多穿一件衣服”這樣表示明確意思的話,而不使用“寶寶乖,睡覺好不好”等讓孩子選擇的話。   ·轉移注意力。幼兒的注意力一般比較分散,對同一事物的興趣持續的時間不長,很快會被其他的新鮮事物所吸引。因此,爸爸媽媽如果能抓住寶寶的這一心理特點,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就能夠救自己脫離困境。反之,你越是不答應,他就會鬧得越凶。例如,傑仔的媽媽有一次在打手機的時候被傑仔看見了,傑仔非要拿來玩不可。媽媽說小孩子不許動大人的東西,傑仔就急得直跺腳。這時,爸爸對傑仔說:“寶貝,我們一起打電話給奶奶吧,奶奶想傑仔了。”傑仔馬上停止了哭鬧,跑去和爸爸玩了。?冷處理。當孩子因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使性子時,爸爸媽媽可以采取不予理睬的態度,讓孩子自討沒趣。當孩子做出讓步之後,爸爸媽媽就可以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能這麼做的原因,讓孩子明白他的不合理要求是不會被爸爸媽媽接受的。   愛心提示   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杜布森博士指出,父母在管教任性寶寶的時候,一定要尊重他們,態度要溫柔,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告訴他們為什麼不可以這樣。爸爸媽媽一定要明白,兩歲的小寶寶絕不是故意要讓爸爸媽媽生氣的。處於性格萌芽期的孩子常有的獨立傾向,容易被大人認為不聽話。其實父母們沒有意識到,這正是孩子獨立性個性發展的重要標志,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發展現象。父母如果橫加指責和打罵,孩子雖然可能暫時聽話,但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會大大受挫。不要以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孩子往往可能從大人的神態和語態中檢測大人是否喜歡他,對他是責罵亦或是鼓勵。成功的父母能夠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為人父母之道,關鍵在於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含義,用正確的辦法化解孩子的任性行為。   體罰的原則   你的寶寶是否任性難以管教?你是否對如何教好他感到江郎才盡了?你是否想打他板子?幼教專家的勸誡是:三思而後罰。   ·只有在爸爸媽媽再三警告之後,孩子依然故我時,才可以體罰。   ·僅限於父母來執行。   ·父母不可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對孩子體罰。體罰應是父母基於教育孩子而實施的“計劃行為”,不是父母情緒失控或被孩子激怒而做的“反應行為”。   ·絕對不可對一歲半以下的嬰兒體罰。   ·體罰僅限於打小手心或小屁股一兩下,拳打腳踢屬虐待。如一歲半以上的寶寶因好奇而去觸摸電線插頭,爸媽再三制止無效,就可以打小手心以示警告。   ·體罰之後要擁抱孩子並解釋他錯在哪裡。
1到3歲問答
寶寶牙齒摔松動了

寶寶牙齒摔松動了

為小寶寶做好預防乙肝的措施

乙肝是一種危害大,難治的傳染病,如果嬰幼兒不幸感染了這種疾病,

寶寶吃奶時咬奶頭怎麼辦

     &

5歲半的兒童抵抗力差動不動就咳嗽吃什麼好

5歲半的兒童抵抗力差動不動就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