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學齡前 >> 常見疾病 >> 疔瘡的發病症狀與治療方法
寶寶食譜飲食營養常見疾病行為習慣入學准備

疔瘡的發病症狀與治療方法

  “疔”,古代醫書形容其“根深毒重,堅硬如釘”,因而稱作“疔”或“疔瘡”。

  本病由於發病急、來勢猛、變化快,如治療不當,易引發敗血症,常可危及生命,故人們常常是“談疔色變”。

  疔瘡初起,皮膚先見一粟米大小、高出皮面的小顆粒,局部麻木、癢痛,用手指觸摸,可以感到皮下有個較深的硬結。一般經3~5天後,疼痛加重,腫脹范圍擴大,同時有畏寒、發熱、頭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全身症狀。如治療順利,再過5-7天,腫塊頂部變軟,潰破出膿,腫退而愈。若未及時治療或隨便擠壓,特別是頭面部疔瘡,如唇疔、顴疔、人中疔等,因頭面部血管豐富,更易使疔毒擴散,即發生所謂“疔瘡走黃”。疔瘡走黃時,瘡頂紫暗凹陷,腫勢散漫,並出現高熱不退、煩躁不安、神昏谵語、呼吸氣急等疔毒內犯髒腑的嚴重中毒症狀。所以對於本病,一定要強調早期治療。

  初起局部可用鮮野菊花或馬齒苋、蒲公英,洗淨後搗爛外敷,也可以用金黃散加饴糖調敷患處。若已潰破出膿,可用五五丹少許撒於瘡頂,或用藥捻蘸藥物少許插入瘡口,也可用太乙膏蓋貼瘡面,以提膿拔毒。膿頭脫出後,改用黃連油膏紗布復蓋,每日換藥1次,直至瘡愈為止。全身治療宜內服清熱解毒劑,藥用銀花20克,蚤休10克,連翹10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10克,天花粉10克,山栀10克,生甘草10克,煎服。如見高熱、煩躁、舌紅、苔黃者,可加黃連4克,黃芩10克,生地10克,玄參12克,煎服。或加服成藥紫雪丹,每次2克,每天三次。通過上述這些積極治療,一般疔瘡是不會“走黃”的,故切莫談疔色變。

  此外,治療期間應注意休息;局部須慎防擠壓、碰撞;切勿盲目過早切開排膿;飲食要清淡,忌食辛辣、魚腥發物。

常見疾病
10個月寶寶可以坐學步車嗎?

健康咨詢描述:

為何剛出生的寶寶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如今的年輕媽媽應該都知道,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新生兒)醫

2歲幼兒該怎麼補鈣?

2歲幼兒該怎麼補鈣?

哪些維生素可以防治眼睛疲勞

  目前,眼睛疲勞的人數日漸增加。眼睛疲勞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