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育兒百科 >> 育兒經驗 >> 寶寶健康 >> 小兒疳積有效的中醫治療方法
寶寶健康經驗常識教育經驗

小兒疳積有效的中醫治療方法

  小兒疳積,醫學上叫“慢性營養障礙性疾病”。患兒面黃肌瘦,精神痿靡,飲食不佳,腹脹,大便拉稀而酸臭異常。常見於1-3歲的兒童。據有關資料表明,雖然衛生條件和經濟條件不斷改善,但由於獨生子女在家長的溺愛中,進食隨意性很大,常因急性消化不良而轉為慢性營養障礙,故小兒疳積症並不少見。中醫在小兒疳積的治療方面有著相當的優勢,下面介紹幾種有效的中醫治療方法,以供參考。

  刮痧療法

  (1)選穴 脾俞、胃俞、中脘、天樞、章門、氣海、足三裡、魚際、四縫。(見圖8-2-1、圖8-2-2、圖8-2-3、圖8-2-4、圖8-2-5、圖8-2-6)

  (2)定位 脾俞:在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俞:在背部,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中皖: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天樞:位於人體中腹部,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

  章門:在側腹部第十一肋游離端的下緣。

  氣海:仰臥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

  足三裡:膝眼下3寸,胫骨外側一橫指處。

  魚際:在手拇指本節(第一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一掌骨中點桡側,赤白肉際處。

  四縫:在手掌面,除拇指外,食、中、無名、小指四指中節縫紋的中央。

  (3)刮拭順序 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脅部中脘、章門、天樞、氣海,然後放痧魚際、四縫,最後刮足三裡。

  (4)刮拭方法 補瀉兼施。在需刮痧部位塗抹適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脾俞至胃俞穴,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應一次到位,中間不要停頓,出痧為度。刮拭腹部正中線,從中脘穴向下刮至氣海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為度。再分別刮拭腹部章門、天樞穴,30次,不宜過重,出痧為度。魚際、四縫放痧,針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積聚於針刺部位,經常規消毒後,左手拇、食、中三指夾緊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針,對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隨即將針退出,輕輕擠壓針孔周圍,使少量出血,然後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最後刮下肢外側足三裡穴,由上至下,中問不宜停頓,至皮膚發紅、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為止。

  “針四縫”法

  取三稜針在患兒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四個指頭的第二節指橫紋中央,經局部消毒後,避開靜脈,迅速點刺,擠出黃豆般大小的淡黃色液體(為關節積液),然後以消毒干棉球壓住針孔,按揉止血。

  對於病情較輕,體質較弱差的患兒,宜采用淺刺、少刺的輕刺激。反之,則應采用深刺、多刺的強刺激。

  “針四縫”治療每周一次,4次為一療程,可適用於1~7歲的患兒。除了疳積外,“針四縫”也有助於小兒骨骼的生長發育,對於兒童矮小症也有不錯的療效。

  捏脊法

  捏脊療法是中醫傳統的兒科治療方法:用食指的拇指從患兒的尾骶骨長強穴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采用推、捏、提、按的綜合方法,向上至頸椎反復操作3次。在推捏過程中,每捏3下,須將皮膚往斜上方提起,如手法得當,可在第2-5腰椎處聽到一種輕微的響聲。推捏完畢,再用拇指在腰部兩側的腎俞穴(雙腰窩離脊中2公分處)點按5-7下。此法宜在晨起前進行,每日1次,連續7天為1療程,一般可在2-5個療程內獲得明顯療效。捏脊法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升降氣機的特殊作用。

  通過捏脊可使脾胃功能在正常的氣機運轉中恢復和加強。據研究,捏脊可促進胃液分泌,使血中紅細胞和白細胞濃度升高,使免疫機能加強。此法簡便易行,節約經濟,且患兒易接受而無副作用。不過,疳積是慢性疾病,無論藥物醫治還是捏脊調治,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事倍功半。

  推拿法

  1)、治療原則:健脾和胃,消導積滯,補益氣血。

  2)、手法處方:補脾經,揉板門,推四橫紋,運內八卦,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裡,捏脊。

  3)、方義:補脾經,揉板門,揉中脘,運內八卦——健脾開胃,助運和中。其中運內八卦理氣和中,與補脾經相配,一補一消,一守一行,既補益脾胃之氣,又調理中焦氣機,使全方補而不滯,消而不傷正,可保證中焦氣機暢通。推四橫紋,摩腹——理氣消積,和中散聚。按揉足三裡,捏脊——健脾補虛,其中捏脊取其調理脾胃,強壯身體,補益氣血之功,本法為治疳積專用法之一。

  4)、加減治療

  (1)飲食傷脾(積滯):加揉天樞,分腹陰陽,按弦走搓摩以加強消食導滯,疏調腸胃的作用。

  (2)脾胃虛損(疳證):a.證屬虛熱時:加清天河水,補腎經,水底撈明月,揉二人上馬以滋陰補虛,清熱除煩。b.證屬虛寒時:加推三關,揉外勞宮,補腎經,揉關元以溫陽散寒,培元固本。

  食療方法

  常見胃納減退,惡心嘔吐,吐出不消化奶塊或食物,腹脹而硬,大便酸臭,煩躁哭鬧,舌苔白厚膩,脈滑有力。治以消食導滯,可用:

  (1)萊菔子散:萊菔子6克,研末,水調服。萊菔子即蘿卜子,有消食理氣寬中的功效。

  (2)橘餅汁:橘餅適量,泡水代茶飲。橘餅功能寬中下氣,消食化滯。

  (3)麥芽山楂飲:炒麥芽10克,炒山楂片3克,紅糖適量。煎水飲用。麥芽、山楂均能消食導滯。

  (4)橙子煎:將橙子切開,用水泡去酸味,然後加蜂蜜煎湯頻服。橙子有消食化痰之功,此煎有助消化、促進食欲的作用。

  (5)消食散:谷芽、山楂、槟榔、枳殼各等份,為末,每次服1.5克,開水送服。以上四藥皆為消食導滯之品。

  (6)棗糕:用大麥面或高梁面或小米面,加紅棗蒸糕食用。以上三種面有健脾消食之功,加紅棗做糕,消中有補。

  (7)雞內金粉粥:取雞內金6個,干橘皮3克,砂仁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將橘皮、雞內金、砂仁三物研末調入米粥中,早晚食用。

  (8)生地麥芽飲:取生地、麥芽各P5克。煎水,加冰糖適量飲用。二物相配,有消食開胃、生津止渴作用。可治療因食滯不化產生滯熱(食火),而出現口渴喜飲、兩頰發紅、煩躁不安等症。

寶寶健康
寶寶四個多月喝奶時把奶嘴一直用舌頭往外吐,有辦法嗎?

寶寶四個多月喝奶時把奶嘴一直用舌頭往外吐,有辦法嗎? 寶

勿做無法控制情緒的父母

父母的怒火會給孩子的情緒造成巨大的傷害。父母發火的時

孩子的早餐怎麼吃才有營養?

孩子的早餐怎麼吃才有營養?

五個兒童就有一個睡眠障礙

兒童睡眠障礙是一個精神與心理障礙問題,可以由身體某系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