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1到3歲 >> 1到3歲護理 >> 寶寶“抓耳撓腮” 媽媽需警惕
1到3歲飲食1到3歲護理1到3歲疾病1到3歲教育1到3歲問答

寶寶“抓耳撓腮” 媽媽需警惕

寶寶自從生那刻起就牽動著父母的心,寶寶的一舉一動我都會記在心裡。給寶寶掏耳朵也是“強迫症”媽媽們最愛做的一件事,但是怎麼做才是對寶寶耳朵的最佳呵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吧。

狀況一:你可能會發現寶寶最近時常會伸出小手放到耳朵裡摳。即使是剛給他清理完耳朵不久他也會摳。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只有在耳朵癢的時候寶寶才會摳,所以寶寶有可能是患了耳內濕疹,也可能是中耳炎,有時耳屎太多或者有異物跑進寶寶耳朵裡也會造成小兒耳道癢。

耳內濕疹。過敏膚質的寶寶,在外耳和耳道皮膚上常會出現紅腫、糜爛、起小水泡的症狀,這就表示起濕疹了,很癢,所以寶寶喜歡用手去摳。父母要及時帶寶寶去治療。

耵聍俗稱耳屎,是外耳道軟骨皮膚耵聍腺皮脂腺的分泌物,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及粘附灰塵等作用。因為耵聍的存在,部分寶寶偶有耳內發癢而出現撓耳的表現,年輕的媽媽們則愛為孩子掏耳朵,而且非要把它掏干淨不可,殊不知,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容易掏傷寶寶的外耳道而誘發感染。所以如果小朋友撓耳不頻繁,耵聍又不太多的話,是可以不必經常清理的,如果需要清理也建議帶寶寶至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行耵聍清洗。

狀況二:當你發現寶寶反應強烈,啼哭不止,並經常用手抓耳朵,伴發熱、拒絕吃奶等症狀,那我們應該首先考慮到寶寶是否患有急性中耳炎。

一說到中耳炎,人們便會聯想到耳朵流膿,因為容易被人發現,故能及時就診。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患中耳炎的兒童並沒有耳朵流膿的表現,正由於不易被發現,所以危害較大。

兒童是中耳炎的好發人群,一方面,兒童咽鼓管較成人短、平、寬,咽鼓管軟骨段管壁容易閉合,因此發病率較成人為高。另一方面,由於兒童難以描述耳痛、耳悶,或僅有撓耳、哭吵等症狀,家長容易忽視,導致寶寶聽力下降、耳後骨膜下膿腫等表現。因此,應該帶寶寶至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行外耳道清洗後,耳內鏡檢查,如發現鼓膜急性充血、鼓室積膿,應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麻黃素滴鼻以利咽鼓管引流等。

另外家長們還應該提防:耳道異物。

生活中難免會有昆蟲飛進或爬進寶寶耳朵,家長要掌握應對技巧。可利用昆蟲的向光性,如將進入昆蟲的耳朵對著燈光處或用手電筒照射,讓昆蟲向亮處爬出或飛出;也可用食油數滴滴入耳內以隔絕空氣,使昆蟲窒息而亡,然後用小鑷子取出。如果是豆類、麥粒、小珠珠等光滑的異物,可采用漿糊粘著法取出。方法:取一小棉簽,頂部附上少許漿糊慢慢伸入耳道與豆類等異物接觸,稍等片刻,待漿糊與異物粘著後,再輕地取出。如果上述簡易方法仍不能將耳道的異物取出,應去醫院請專科醫生作進一步處理。

其實我還是建議寶寶耳朵如有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耳朵的結構特殊,一不小心就會受到傷害,希望寶媽們能夠細心科學的呵護寶寶的耳朵。

相關鏈接

小兒中耳炎從了解開始

保護聽力 從新生兒聽力篩查開始

1到3歲護理
人工喂養的嬰兒什麼時候開始喝牛初乳?

人工喂養的嬰兒什麼時候開始喝

寶寶出生六天黃疸素12.3該怎麼辦?

寶寶出生六天黃疸素12.3

嬰兒煩躁不安怎麼辦

孩子常常會哭鬧個不停,很煩躁的樣子,弄得父母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嬰兒偶爾會睡很多,正常嗎

健康咨詢描述: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