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0到1歲 >> 0到1歲知識 >> 0到3個月知識 >> 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0到3個月知識4到6個月知識7到12個月知識關於0到1歲知識

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實際上一直指的是直系親屬,就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建立的一種關系,統稱為親子關系,這種關系如果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建立的很好,對於他將來的社會交往、性格的發展,還有包括他自己的成人之後,比如說婚姻關系、異性關系都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專家簡介:趙紅梅-- 北京大學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現任北大幼教特教資源中心副主任。進行中德兩國17-18個月兒童自我意識發展跨文化研究以及3個月到3歲兒童的追蹤研究。參與撰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重點項目基金申請及其他合作項目基金申請,負責兒童同伴交往專題部分,參與香港青協課題研究,負責考察大陸香港兩地青少年同伴交往狀況'進行中美兩國1歲到1歲半兒童父母教養方式的跨文化比較研究。兩次對加拿大華人收養的中國兒童進行調研並撰寫報告。參與翻譯《發展心理學》、《女性心理學》、《青少年同伴交往》。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

  趙紅梅: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趙博士是北京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北大幼教特教資源中心副主任,今天我們的話題是父母與兒童的親子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至關重要的。有些父母就會有些疑問了,什麼時間是最佳的時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又通過哪種方式是最為合適的?今天我們在節目當中由趙紅梅博士告訴大家。趙博士您好,剛開始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所謂的親子關系好嗎?

  趙紅梅:好的,親子關系實際上一直指的是直系親屬,就是孩子的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建立的一種關系,統稱為親子關系,這種關系如果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建立的很好,對於他將來的社會交往、性格的發展,還有包括他自己的成人之後,比如說婚姻關系、異性關系都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主持人:謝謝趙博士,我們通過趙博士的回答也看出了親子關系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看到有很多的網友提出了問題,趙博士我們來回答一下問題。我們來看一下第一道問題,這位網友朋友說他的兒子剛剛三歲,現在特別粘他,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父母給他留的時間不夠?但是除了上班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孩子的身上了,另外在自由方面,給孩子的自由方面如何掌握這個度是好的?跟他說好了玩電腦15分鐘他也答應了,可是到時間孩子還是不願意,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辦?

  主持人:我覺得趙博士剛才說的全家人意見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時候媽媽和爸爸跟孩子說,但是姥姥和奶奶就會覺得讓著孩子,老人非常心疼他們,就會慣著他們。

  趙紅梅:對,第三代往往就是這樣,孩子跟爸爸媽媽說玩,爸爸媽媽沒有同意,把電腦拿走了,孩子又去求爺爺奶奶,孩子會覺得有的時候是可以違反規則,有的時候不違反規則,這是最可怕的,因為他搞不清楚什麼時候能夠達到自己的要求,以後他就會更多的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說得很通俗一點,就是碰上哪次是哪一次,其實孩子也是非常聰明的。

  主持人:這個問題是說,我兒子已經十個月了,孩子什麼都能聽懂,但是一旦不滿足他的要求的時候,孩子就會拍桌子,坐在地上,還會打人,怎麼糾正這個毛病呢?

  主持人:所以說我們還是必須要重視到這個問題,而且父母要有意識的注重這個問題。趙博士您是否建議他們現在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呢?或者做一些培訓?

  趙紅梅:我覺得還不用,因為他還不到兩歲,比如說單字的這種爸爸或者媽媽能發得很清楚,就不用太著急,如果一個字都不說,可能會對發音這種生理的器官需要做一個檢查。現在他兩歲以前是可以做我剛才說的這種回家制造情景,逼著他去說話,還有一種就是多跟他交流,給他講故事,跟他對話,這樣能夠讓他有這種交流的欲望,再觀察一段時間。

  主持人:這位網友他說孩子已經一歲兩個月了,從十個月開始吸吮大拇指,您說在一歲半之前是不用制止的,但是有時候看他把手指都嘬白嘬破了,是不是真的不用阻止呢?

  趙紅梅:開始嘬大拇指,如果頻次很低就不用管了,有的孩子三歲還在嘬那就需要制止了,方法就是可以綁上一些紗布,或者塗上一些他不喜歡的顏色,還有現在有賣兒童創可貼挺漂亮的,可以貼上轉移他的注意力,就是給他一個提醒。再有就是他每次要的時候,就沖他搖頭示意,尤其不要再眾人面前說這個事情。因為他有了欲望,欲望這個東西就是越壓抑可能越強烈,需要有一些暗號。另外就是他能不能用安撫奶嘴去替代一下,我們國內有這種文化,覺得孩子老是叼著那個奶嘴會影響牙齒的發育,因為很多國外的小孩都要嘬那個奶嘴,到四五歲,也沒有發現他們的牙齒長得不好,可以找東西代替一下會很好。還有可能也需要到保健醫那裡咨詢一下,就是排除生理上對某種物質的需求,如果說都沒有問題,可能還是一種心理上的需求,還是要先從生理上排除一下比較好。

  

  主持人:您剛才說最好不要在眾人面前制止孩子是為什麼呢?

  趙紅梅: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比如說嘬大拇指,還有小孩子尿褲子是一回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會有相對羞愧的感覺,不要覺得兩歲以前是不是就沒有了,其實他在這時候就已經開始有了。比如說舉個例子,就是這種尿褲子的,可能在七八十年代,我們的幼兒園老師就非常的凶,就說你怎麼又尿了,就批評一頓,他也有這種羞愧的感覺。中間還有一個階段就是老師開始改變教育方法,就是你又尿了,寶貝,沒有關系。但是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在眾人面前,老師認為我沒有批評你,但是就是因為你在眾人面前,所以孩子會有那種羞愧的感覺。所以我們說,除了這種嘬大拇指,尿褲子,只要是不太好的行為,我們盡量是捏捏他,或者是通過一個行為,就是這種暗示只有你們兩個人知道,不要在眾人面前,這樣可以減少羞愧感。

  主持人:就是孩子知道媽媽讓我不要嘬大拇指,但是不會讓孩子有羞愧感。

  趙紅梅:對,尤其是兩歲左右,如果是直接職責他的話,他的自信心可能就會受到影響,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這個問題是,她說我們家的女兒已經一歲三個月了,也是從小就吸吮大拇指,餓了困了是尤其嚴重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趙紅梅:她也有這種吸的習慣,如果頻次不是很高,不用去管,因為小孩有一個毛病,就是越關注,他越出現這種東西,有的時候他可能在做這種不好的行為的時候,也是要引起父母的關注。這個孩子是餓了困了,可能在生理上有一些需求的時候,餓的時候其實你給他准備一些奶或者食物的時候,可以跟他保持語言溝通,比如說把你的聲言拖長,說寶寶,再等一下,媽媽馬上就來了,12345,可以用數學的這種方式,也能讓他學數學,讓他學會等待,學會延遲滿足也是很重要的。還有困了,他可能是需要一種安撫,這個時候如果是媽媽或者其他的保姆,可以拍拍他或者是這樣的抱在懷裡晃一晃,這個完全是可以的,可能有的家長就擔心,我如果晃的時間久了,會不會就養成習慣了?我覺得一般不會,你看很少說一個小學生還讓父母去晃著睡覺,跟他年齡是有很大關系的,父母完全不要吝惜這種愛撫,這種關愛,完全可以拍拍他,跟他說說悄悄話,給他唱唱歌,這樣他的注意力就轉移了,可能對奶嘴的需要就會降低。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跟剛才我們開始的時候提的問題一樣,就是什麼是最佳的時間去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呢?

  趙紅梅:一般從我們國家來講,這種親子關系可能從青少年表現的比較嚴重,沖突或者是逆反,有的孩子也是三歲左右出現不聽自己的話,這種其實親子關系出現了一點點問題。其實最早可以追溯到孩子在你肚子裡的時候,你跟他已經就形成了一種關系,因為你們的血液的流動、心跳彼此之間是溝通的,但是這種溝通可能是你意識不到的。

  自從小孩子從媽媽肚子裡一出來,他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實際上從你開始給他很好的喂養,包括洗澡、愛撫這種動作都包括在裡面了,這個時候你們就已經開始建立這種關系了。而在這時候,實際上從出生到他以後很長時間裡面,之間的這種信任感。比如他餓了,一哭你就馬上給他喂,他渴了你也能給他喂水,他需要你抱的時候,你能及時的抱他,他覺得有安全感。向世界發出一種信號都會有人關注我,如果孩子有一種需求,通過哭沒有這種得到及時的反應,哭累了就不哭了,慢慢的他對你就沒有信任感,就沒有安全感。他長大以後,我們其實做很多成人的心理咨詢,他就是沒有安全感。不管是對於異性的關系,還有對父母、對同事都會出現這種狀況。

  主持人:是不是跟他從小沒有良好的親子關系是有關系的?

  趙紅梅:對。因為我們最開始的社會關系就是跟爸爸媽媽之間的關系,尤其是跟媽媽,以後我們才學會如何跟同伴或者上下級或者一些陌生人相處。

  主持人:您說到在懷孕的時候,媽媽會摸著肚子跟寶寶說一些話,可能對將來是有幫助的是嗎?

  趙紅梅:對,可能有的家長說我說的話他是聽不到的,但是這是包括很多方面的,包括你喘氣的速度,血流的速度,還有你體內的溫度孩子都是可以獲取信息的,你情緒良好、狀態很平和的時候是一種生理的感覺,可能你很急躁,發脾氣的時候又是另一種感覺。就是說為什麼要讓孩子一直保持比較放松的狀態,實際上孩子需要穩定的情緒在之中,溫和。就是不帶有語言,但是是一種節奏的感覺。

  

  主持人:我記得趙博士在回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說到了,親子關系不僅僅是愛孩子,要給他關心,陪他去玩。

  趙紅梅:其實跟他玩就是一種愛的表現,因為我們知道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父母就是家庭條件很好,甚至在我們身邊會有這種請菲傭,為了發展孩子的雙語,他肯為孩子投入很多的金錢和物質,但是就捨不得花十分鐘和孩子一起玩。還有一種父母就是控制欲很強,他特別希望給予孩子東西,以至於他除了給孩子買最好的,就會說我想跟你玩的時候,我不管孩子在做什麼事情,比如說孩子在玩積木,我今天心情很好,就去打斷孩子,兒子,媽媽跟你一起玩吧,或者爸爸跟你一起玩吧,實際上這時候是不太好的,他並不需要你去打擾,如果孩子拿著玩具來找你,你再跟他一起玩,這個時候效果是非常好的。在別人有這種需求的時候,很平和很平穩的跟他互動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有的時候可能孩子來找你,媽媽陪我玩吧,媽媽可能說忙著呢,不跟你玩了。

  趙紅梅:這種孩子會有很失落的感覺,肯定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孩子可能過十分鐘,或者你先自己玩一玩什麼,我然後再過來,讓他有一種期待,但是這種期待一定要守信用,不能說推之後就不去了,不能采用欺騙的辦法。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又是關於親子關系的,他問的是如何對親子關系定義,是單指父母跟孩子的關系嗎?

  趙紅梅:一般我們來講是這樣的,親子關系就是直系的父母和孩子之間。但是因為我們現在社會上經常提到一種親子教育,我們剛才說的直系父母指的是一種狹義的理解,實際上親子,一旦有了親子關系,就涉及到親子教育,因為你作為成人要有這種義務要教育孩子,是一種責任。

  實際上還有廣義的親子關系,比如說一般的就會指經常的跟孩子關系最密切、照顧孩子的這些人在一起,比如說保姆、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姐姐都有可能會出現,只要經常跟孩子接觸的人,其實他們都應該做到這一點,跟孩子建立一種親密的關系,讓孩子對你產生依戀,同時又能夠安全主動的探索一下外面的社會,讓他有一種安全感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孩子覺得有這麼多人可以信任,覺得自己很安全。

  趙紅梅:他對世界都能夠清晰的理解。

  主持人:就是現在我們把親子的關系擴大了。

  趙紅梅:對,經常照顧孩子的,跟孩子接觸的人。

  主持人:可能有的人生二胎,第一個是姐姐或者哥哥也是非常關鍵的是嗎?

  趙紅梅:其實這就是兄弟姐妹的關系,或者同齡人的關系,跟咱們今天講的還不太一樣,如果我們一定要劃分的話,一般的親子關系肯定是成人和孩子之間,是一種垂直的關系。

  主持人:我們下一個問題又是一個比較廣義的問題,這個問題是說,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到底有多大的益處呢?

  趙紅梅:可以肯定的是,益處肯定是非常大的,首先孩子對你有了信任感,有了種安全感,他就有自信心,有勇氣去探索外部的世界,我們將來都會希望孩子很聰明,一般我們說孩子的成績好,比較聰明,對這種新鮮的事務有很大的興趣,孩子的性格就會非常好。比如說一個玩具他拿不到,但是他的興趣是比較廣泛的,他可能也對另外的東西產生興趣,這樣有一個注意力的轉移,注意力轉移的過程就是情緒調節的過程,也就是說有了很好的信任和安全感,那麼他去探索世界,他的興趣廣泛,這樣他就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是非常寬的。他如果說各項都能夠及時適時的達到一種滿足,他的性格好重要的就是首先能夠延遲滿足,當一個東西你得不到,我能夠滯後去得到,或者能夠調節,暫時可以不要或者分析這種不合理的需求,也就是說延遲滿足。還有一種就是性格比較外向的,他能夠非常廣泛的去接納各種事務。第三點就是說性格比較穩定,不是說特別容易激動或者喜怒這兩個極端,實際上都是跟他最初的,尤其是三歲之前的親子關系有沒有很好的建立都有很直接的關系。

  

  主持人:成人後的犯罪跟親子關系也是很緊密的是嗎?良好的親子關系會降低犯罪率嗎?

  趙紅梅:可能除了親子關系的建立,還有之後的教養行為,比如說父母的價值觀是怎麼樣的,是不是通過欺騙獲得一些東西,父母如果這樣做,孩子學會了,就有可能做一些非法的行為。還有就是說就像我們剛才說三歲以後可以建立原則了,是不是孩子做了一些不好的行為,父母沒有及時的糾正,比如偷這種行為,有的孩子就是因為喜歡,他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不是我的不能拿走,他沒有這種原則規矩的建立,如果你不告訴他,或者給他懲罰,他就不會意識到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比如還涉及到很多的教養行為,教育的理念,這就比較復雜了。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他說趙博士您好,我的寶寶一歲了,現在特別的愛發脾氣,不能滿足就大叫,最後就哭請問這應該怎麼辦?

  主持人:我有一個外國的朋友,就是孩子哭了,我們中國人一般都會抱抱孩子,但是外國人就不管。

  趙紅梅:孩子多大?

  主持人:兩三個月,就是很小,國外的人就不管,還是讓孩子哭,可能國外的人和中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還是有些不同的。

  趙紅梅:他的父母是很了解了,這個孩子這時候哭,因為小孩子也會做夢,他驚嚇或者是怎麼樣,這個孩子有這種規律,就是哭了多長時間,這時候是完全可以采取這種措施的,所以我們說,父母的親子關系一定要很了解你的孩子,你能夠預期他下一個行為是怎麼樣的,但是也有的孩子他可能為什麼哭,要去看一看,他是渴了餓了還是尿了,還有的其他是一種心理需要,需要父母去安慰,可能一拍拍就可以走了,然後可以回避一下,如果他過一會再去,你可以再去安撫他,但是不要一直持續在那兒,這樣可能就會容易出現我們經常擔心的問題,沒有成人他就不會自己入睡。

  主持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他的寶寶一歲了,以前可以給他把尿,現在一把尿他就打挺,剛一放下他,他就把尿尿在褲子上了,請問這是一個怎樣的心理?

  趙紅梅:這個其實是一個成人的心理,因為在我們中國,我們好像特別早的就訓練孩子這個上廁所,實際上我們在各種心理評估,評價的時候都會考慮到孩子上廁所的問題。上廁所可能就是控制尿,還有自主的說有了尿意去衛生間,對於我們成人來講是非常簡單的一種行為或者一種活動,但是對於孩子來講,其實他是很難的,首先他要有這種對尿的感知,說我是不是很脹,有這種脹的感覺。還有他就是不能控制,比如說現在沒有馬桶,我要控制一兩分鐘或者一點時間,這個對於孩子來講很難。

  有的時候孩子玩得興奮了,或者很集中,他完全意識不到這種尿意,所以就隨便尿。當然我們尤其很多老人並不同意現在這種觀念的,根據我的這種經驗,不用一歲,可以適當的把一把他,或者給他買那種小馬桶,但是出去他反抗之後,你就不要堅持在那兒把了,可能有一個時間限制,比如兩三分鐘,因為這樣他就會容易給你形成一種對抗,因為我不喜歡這種感覺,捏著腿,弄得很不舒服,他就會在你剛放下他就會尿,這樣首先要求家長把尿的時候要把握得很准,你是半個小時,還是四十分鐘還是一個小時,因為他就是控制不住就尿出來了,接近他想尿的時候把他就是很舒服的感覺,如果你總是擔心他,在他沒有尿意的時候就去把,就會引起他的反感。

  我覺得可以稍微的把時間把握的准一點,還有一種不要太早的強迫孩子的把尿這種行為,即使現在我們成人把握得很准了,兩歲的孩子還會尿褲子,就是早訓練的孩子不一定也能掌握,孩子還是有個體差異,關鍵就是看孩子的控制力怎麼樣。

  主持人:孩子的爸爸總是管孩子叫乖孩子,這樣對孩子好嗎?

  趙紅梅:這個其實是很好的,尤其是對三歲的孩子來講,但是可能過了三歲以後孩子會有一種逆反,說我不要當乖孩子了,為什麼說這個爸爸的做法還是可以的呢?是因為在三歲以前,孩子他是聽不懂反語的,比如我們成人明明你做錯一件事情,我反問你,你這樣真好,實際上我是批評你的,但是孩子是聽不懂的。

  

  主持人:他就覺得你是在誇他。

  趙紅梅:我覺得他明明做錯了,你為什麼這麼誇我?所以我認為我們的老師還有家長對三歲以前的孩子多一些正性的東西,比如說這個杯子在桌子上放著,很多家長就說千萬不要弄灑,千萬不要怎麼樣,不許動,不許摸,不許看,家長有很多這種制止的話,實際上這對很多孩子是不好的,與其你告訴他這樣,不如你告訴他,杯子放在桌子上,手放在褲子邊,就直接告訴他應該怎麼做,而不是去強化他不好的東西。所以說這個爸爸如果直接叫他乖孩子,會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說我是很乖的,而有的孩子也是期望自己有一種很好的表現,符合父母的期望,有一種自律的行為。

  主持人:就是不要跟孩子說你不要怎麼做,而是告訴他你應該怎麼做。

  趙紅梅:就是多給他一些正面的東西,而不是反面的教育。

  主持人:這個問題是說兩歲的女寶寶對大人沒有明確的依戀正常嗎?

  趙紅梅:一般我們說小孩子,有這樣的孩子,但是還是要具體的分析一下,因為有的是真正的沒有這種依戀,從這種來講,我們說孩子的社會性很強,他可能不太需要跟別人建立這種關系,別人走了他也無所謂,別人來了他也無所謂,這種孩子可能外表看比較冷,跟天性有關系。還有一些孩子可能之前受到過一些傷害,就是不想讓你走時候,最親的人離開了我,也很傷心,這是回避性的不依戀。因為他有一種失落感,認為我依戀了也沒有人來管我,我就是逃避,采取一種逃避的行為,不依戀任何人,就自己不會受到這種心理上的傷害了,他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所以我們建議家長,還是要從這兩個方面去看一看,孩子的天性就是這樣,還是說曾經受過什麼創傷。

  主持人:這個問題說的是兒子最近因為不好好睡覺,打過他,吼過他,但是過後這位媽媽又非常的後悔,以前對他基本保持耐心,現在他會問我,媽媽生氣了沒有?是不是對他幼小的內心已經造成了陰影,怎麼才能保證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從來就不發脾氣,他說真的很難。

  趙紅梅:做家長的很難,其實這是不太可能的,還有我們說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從小到大沒有挨過打的,這也是很少的,因為這是關系的一種互動。

  雖然這個家長沒有說孩子多大,但是我估計這個孩子應該有兩歲左右。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因為我們知道很多事情父母發脾氣是有原因的,首先要解決這個情景,如果不好的話不要再出現,這個孩子不好好睡覺可能就是有問題,是不是因為體內某些微量元素不足,我們建議去查一查,如果說排除了這種原因,是不是孩子的活動量不夠?還是說晚上吃得太多或者太少,喂養是不是不好,撐得還是餓得睡不著,還有一點很重要,很多孩子白天的活動量不夠,以至於他晚上特別興奮,白天睡覺九十點鐘,晚上可能十一二點才去睡,一定要想盡各種辦法給他調整這種行為,創造睡覺條件。

  喂養上要注意一下,還要增大活動量,因為他累了就容易入睡,如果說第二天早上,也要及時的把孩子叫起來,因為是為了他以後的發展,尤其是小孩子,基本上十一點到夜裡兩點是他生長速度最快的時候,如果說在這時候的睡覺好的話,身體會長得高,大腦的發育也非常好。

  首先第一就是要調整他的睡眠,讓他盡量有好的睡眠。再有不僅僅是睡眠這件事,孩子如果做錯一件事情,一定要原則一致,比如他就知道,只要我不好好睡覺,父母就會吼我,就會凶我,他就會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我應該好好睡覺,沒有任何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沒有心理創傷,有了創傷,他才能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有了挫折感,我們才能夠學會戰勝自己,這是必須的過程,黑暗中必須要經歷一點點才能成長。

  我們要求就是一定要一致性,不能有時候吼有時候不吼,孩子找不著規律,其實孩子現在自己在找規律,你在吼他就在問,媽媽你是不是生氣了?你就告訴他,我生氣了,因為你不好好睡覺,他已經能察言觀色了,就應該給他建立一種規律,出去他很在乎你的心理感覺,他就會乖乖的睡覺。

  

  主持人:就是這個發脾氣對孩子是有一些好處的。

  趙紅梅:孩子已經有了規則的意識了。

  主持人:他知道媽媽生氣,就會制止這個行為的。

  趙紅梅:還有的孩子在我們的父母身體很不舒服,比如說這個家長也說了,從來不發脾氣很難,實際上家長肯定會有一些是發脾氣的,實際上我們要求的是,父母他還是可以適當的發脾氣,尤其是在自己遇到問題,或者身體不是很好,他完全可以跟孩子說,媽媽現在身體不舒服,你安靜一會,讓媽媽安靜一會。我們說親子關系中包括依戀、安全感,還有共情,就是他能夠知道,媽媽不舒服我要保持安靜,這樣將來對他的社交是有好處的,包括他將來去了幼兒園,去了學校,他就知道同伴不舒服的時候,我應該給他安撫,而不是拽著他玩一些劇烈的活動,他就慢慢能夠建立這種友誼關系,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讓孩子學會體諒別人。

  趙紅梅:體諒別人的情緒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下面個問題比較長,她說我的女兒一直是由外公外婆帶大的,上個星期女兒的爺爺奶奶想看孫女,我跟我老公就把女兒接了回來,但是女兒一看到爺爺奶奶就害怕,當時我們有以為是不熟,玩一會就熟了,就會好一些,第二天我跟我老公要去上班,我女兒一看到我們要走就大哭,而且下班我們回來後,就一直粘著我們,害怕我們離開,就連上廁所都要粘著,有時候一個人玩都不安心,而且總感覺她很緊張一樣。

  差不多一個星期,每到我們上班她都會哭很長的時間,現在我把女兒又送到了外公外婆那裡,回去之後也是一樣的,以前她不認生的,只要是熟人都會讓別人抱,現在她只要外婆一個人,而且到我們那裡一個星期,人也瘦了。她非常的感謝,她說這樣會不會影響寶寶的性格,在沒有接回來之前,女兒的性格是很開朗活潑的女孩,而且沒有外婆在身邊也可以玩得很好,現在完全不一樣了,她想問一下教授該怎麼辦,才能讓她回到以前的樣子。

  趙紅梅:實際上她一直跟外公外婆在一起,就是跟外公外婆已經形成很好的一種安全感了,就是在外公外婆那兒很有安全感,而且她已經形成了一種很深的依戀的關系,這種依戀指的就是,只有在跟外婆呆在一起的時候才有安全感,比如說跟陌生人接觸,可能會離外公外婆很遠,但是他一定要在我身邊,這樣我會回頭看看他。那麼其實從這個操作上來講,我們看這個父母是有欠妥的。

  首先爺爺奶奶來之前,有沒有經常保持一些視頻或者電話這種溝通,就是讓孩子知道我有個爺爺奶奶存在,哪怕是聽聽他們的聲音,看看他們的照片,可能這個父母沒有做好這種准備工作。

  再有,也就是說父母可能這時候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人去看待,而是當成一個物件了,說得很通俗一點,他覺得我把你拿到這兒你就怎麼怎麼著,他認為一家人有天性,其實不是這樣的,可能爸爸媽媽在這之前,如果沒有給他看過照片,也沒有不斷的跟孩子講,明天爺爺奶奶就來了,爸爸媽媽明天要去上班,你要在家裡,爺爺奶奶會很疼你,會帶你去玩什麼的,孩子沒有很好的這種心理准備,思想准備。

  主持人:各位網友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在休息過後繼續回到我們的節目中與趙博士一起來探討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剛剛我們由於網絡的問題我們節目提前進行了一些中斷,現在我們繼續剛才的問題,我們說到把寶寶一直是在姥姥和姥爺長大的,跟爺爺奶奶在一起就認生,剛才趙博士是讓寶寶提前看一下爺爺奶奶的照片,提前溝通一下,請趙博士繼續跟我們網友朋友們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趙紅梅:我們說過了,父母在處理這件問題的時候有一些欠妥,他問到了將來怎麼辦,其實他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孩子在跟外人重新建立一信任,尤其在跟父母,他現在只圍著外婆轉,就是沒有安全感。如果這個孩子還是外婆在帶的話,可能外婆的這種教導過程中就會要把他之前受到的這種傷害去跟他說一下,你看爺爺奶奶也是愛你的,再讓他去熟悉。我覺得要把這件事情給他疏導出來,不能存在這種心理,要不然孩子就會一直膽怯下去。要不斷的疏導,同時還要讓他重新建立一種安全感,建立完了之後再重新去步入社會可能就會好一些,可能以後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很慎重。

  包括爺爺奶奶跟孩子接觸的時候,你可能知道是爺爺奶奶,但是孩子是不懂的,突然把孩子給了陌生人,這是非常嚴重的一個錯誤。

  

  主持人:其實這次是爺爺奶奶,下次可能就是舅舅舅媽,姑姑之類的。

  趙紅梅:包括孩子去幼兒園,你提前不跟他說,就把他扔到那兒肯定不好,你要提前幾個月就告訴他幼兒園怎麼辦,而且要教他所有的東西,你上廁所怎麼辦,吃飯吃不飽怎麼辦,都教他,這樣他有了熟悉度就沒有畏懼感了。所以說這個父母現在還來得及,以後的操作當中要特別的注意,先給他很好的心理上的准備,然後再去做一些事情。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這是說孩子自尊心太強怎麼辦?我們應該如何改善?

  趙紅梅:這個也跟小孩天生的個性有關系,還有就是要讓他有這種自我克服挫折感的能力。因為相對一個問題很多家長就會提到,我們說小孩要賞識教育,經常捧著他不好,要不要刻意的進行挫折教育呢?其實沒有必要,包括孩子學走路,摔倒再站起來,他本身就經歷了挫折,孩子自尊心過強就不要在眾人面前傷害他,而且當他不小心傷害了,孩子就惱怒了,也要給他進行心理疏導。有的時候甚至可以拿我們父母自己在做什麼事情上失敗,自尊心很受傷害的事情跟他講,讓他跟你產生這種共鳴,覺得任何人都可以犯一些錯誤,但是我改正了還可以重新再來,都是沒有關系的。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說的是我兒子特別喜歡馬桶,喜歡把手伸到馬桶裡玩水,總不能看著他玩吧。

  趙紅梅:如果說衛生間地上有水,因為小孩學習一些東西是需要很多次數的,他並不是說因為這個馬桶不能動,你跟他揮手他就不動了,有的時候孩子需要持續一年,或者他只有完全明白馬桶裡面的東西是髒的,他才不會去動。一般的我們建議家長的做法就是,能不讓他跟著你近衛生間就不進。還有就是把衛生間的門關上,或者如果能鎖的話就鎖上,不讓他進。雖然馬桶裡面只有一點水,有的時候他個子很矮他會被嗆,甚至還有窒息的。還有就是把馬桶蓋蓋上,一個是沖水,再一個他喜歡玩水,覺得很有意思,首先要及時的把馬桶蓋上,讓他遠離。如果孩子非常喜歡玩,我們可以讓他每次知道可以玩一下,但是每次把他的手拽出來的時候,都要跟他用同樣的表情去做,就是很髒很臭,做出很不好的表情,這樣讓他知道這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

  還有一點就是為什麼孩子這麼喜歡玩,就是因為水和沙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可以讓孩子洗澡的時候多玩一會水,這樣他對水的興趣就會得到一些滿足,可能會降低他對馬桶裡水的興趣,或者告訴他一些玩水正確的方法,從這個瓶子倒到那個瓶子,或者拿一個小噴壺去噴水,就避免他把手直接伸到馬桶裡,減少他這種不好的行為。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這個網友朋友他想問,趙博士你好,我女兒20個月了,應該是1歲8個月,奶奶很寵她,跟奶奶的關系很親,有些任性,但是奶奶總是很寵她,所以我就經常的糾正,所以孩子和我不如和奶奶好。所以想問一下,這位媽媽應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也要和他們一起順著她,還是應該有自己堅持的原則?

  趙紅梅:這個堅持的原則是非常可以肯定的,但是我覺得這個媽媽首先要做的就是跟她的婆婆,這個婆媳的關系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跟孩子的奶奶溝通一下。我們說任何原則的東西有肯定要比沒有強,一致肯定要比不一致強,他們就出現教養原則上的不一致,這個對於孩子來講,只能夠助長他的一些不好的,就是我們不希望出現的行為。當一個人說不可以了,全家人都要說不可以,不能夠違背這個原則。因為現在來看是很小的問題,如果將來繼續這樣下去,那麼孩子的問題可能就會很大,他會鑽空子。

  還有我給這位媽媽一個很好的建議,你要知道你永遠要記得你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就是教育孩子的重任永遠你是最大的,不管是奶奶也好孩子別的什麼人也好,都不如你的責任那麼強,所以可能有的時候要拿出自己的這種權利,我覺得還是要硬一些,不能順從孩子。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也是比較長的。她說您好,我想請教一下什麼樣的母子關系是健康的,良好的,她說我是自己親手帶寶寶的,他現在兩歲零九個月了,已經是能說會道的小男孩了,我越來越感覺他的思想、言語性格受我影響特別大。他很愛我,但是做我的翻版是不利於他自身的成熟的,隨著他的長大,我擔心無意間讓他的成長上有一些偏頗的地方,我的悉心呵護是否讓他受挫?什麼樣的關系是一種有機的可互相持續發展的?相愛又各自有利的?

  趙紅梅:這個家長的問題看上去比較復雜,實際上是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可能她對自己的某些東西不是很滿意,他既希望孩子像自己,但是他又怕自己的一些缺陷也在孩子面前得到表現。其實我們家長給孩子的最重要的就是一種自信心,不管是怎麼樣的,還有就是如果說我們非要用一個形容詞,就是什麼樣的關系是最好的,其實就是一種和諧,我們現在經常用這兩個字。有什麼樣的孩子就有什麼樣的父母,有什麼樣的父母也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只要你們感覺到彼此是相愛的,而且孩子是很活潑開朗,情緒是非常穩定的,而且你們之間又能夠有很好的互動那就可以了,其實不必要有太多去可以做作的一些東西。

  

  主持人:這個問題是說女兒已經20個月了,特別喜歡吃別人的東西,在院裡玩的時候看到別的小朋友吃東西就跑去要,哪怕是剛剛吃飽,在家不吃的東西也要來吃,怎麼說都不聽。還有寶寶很愛搶別人的玩具,該怎麼教導她呢?

  趙紅梅:這可能跟寶寶的好奇心有關系,還有這個寶寶的體能也是非常好的,她有很強大的力量,喜歡去搶別人的東西。這時候實際上如果我們在玩具能夠共享的時候,我們是可以告訴孩子的,當然要跟對方商量好,首先就是說孩子在拿到的時候,你要告訴他,你這樣拿是不對的,通過語言或者表情也好。但是跟別人商量好了,就是孩子自己拿著玩具,讓他去學會怎麼跟別人商量,讓他去問別人,你去問問哥哥或者妹妹我這個東西可以玩嗎?如果別人點頭了你就可以玩,如果別人拒絕你,那你就不能玩。實際上是家長帶著孩子,讓他學習這種社交技能,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帶著孩子去做,慢慢的他就學會怎麼做了。

  主持人:小孩喜歡搶東西是一種天性吧,好多小孩都喜歡吃別人家的飯。

  趙紅梅:對,孩子對新奇的東西都比較感興趣,還有他有競爭的意識,是天性。就是有的人表現的不是很強烈,有的孩子沒有表現出來這種天性,是因為他不敢去,他內心想,他比較弱,腿不會動,行為上不會表現。

  主持人:孩子他不敢,也可能是父母太強勢了,讓父母會覺得這麼做會不會有一些害怕或者是怎麼樣的心理。

  趙紅梅:對,也有可能,他會壓抑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那種好奇心還是存在的。我們還是希望孩子有主動探索的傾向,包括主動去對別人的東西產生好奇。可能這只是一個玩具,將來集體生活可能是一個游戲,如果你想去做,你也不敢去上前加入的話就是一個問題。所以說現在對於不管是敢動還是不敢動的孩子,你都要告訴他這種社交技能。比如說有的孩子是眼睛看著不敢動,你應該去鼓勵他,像這種孩子,這種特別主動的,我們就應該告訴他,你這樣做你要先爭得別人的同意,必要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趙博士您好,我家的孩子現在是2歲8個月了,剛剛上幼兒園,他每天都覺得自己上幼兒園很委屈,回到家就不停的動不動就哭鬧,姥姥姥爺總是跟我們說讓我們哄著,我有的時候氣急了就打屁股,我該怎麼辦呢?

  趙紅梅:這段時間我們也遇到過,孩子剛剛入園,應該有充分的准備,讓他的過渡期會短一點,如果孩子9月份入學,他可能每天都不想去,可以去跟老師了解一下,如果他表現的情緒比較好,就時間他逐漸的適應了。還有就是他如果產生了依戀之後,就會發現分離焦慮,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委屈,表現就是回家跟你哭。這時候應該多跟他談論一些幼兒園好玩的事情,而不是總是說你今天是不是又想媽媽了?今天又哭了?脆弱的孩子可以引他,讓他哭出來。但是有的孩子很堅強,他很能控制自己,你就跟他說,你今天在幼兒園表現得很好,你是不是玩水了,下次咱們再去玩,每天上幼兒園都要跟他講幼兒園怎麼怎麼好,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

  我認為孩子不能去打,因為本身身體上在經受著那種傷害,你再去打他,他會覺得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主持人:或者讓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舞蹈、兒歌展示一下。

  趙紅梅:他會覺得自己有所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現在馬上進入十一長假了,孩子的問題可能還會復發。

  主持人:孩子就不願意去了。

  趙紅梅:對,長假之後還要經歷一個很長的過程。

  

  主持人:所以我們今天提出這個問題也是非常好的,給我們的網友朋友一些建議,大家可以更好的去控制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下一個問題。她說趙博士你看,我試著讓孩子作主,但是結果是孩子越來越任性,媽媽說什麼都不聽,家人說這位媽媽已經沒有威信了,不給孩子立規矩,這個度應該怎麼樣去把握?這個網友很迷茫,想得到您的指點。

  趙紅梅:其實我很贊成這個網友的做法,孩子的選擇應該從小就開始,包括我們說讓他六個月開始獨立,一定要自己會吃飯,我們現在很多孩子,就是從家裡抱到車上,從車上抱到幼兒園,基本上連走路的權利都失去了,吃飯的權利就更失去了。我們看到三歲的孩子不會吃飯,用手抓,因為在家裡就是沒有人給他這個權利。吃飯就是食物讓他自己選,喜歡可以多吃,不喜歡可以少吃一點。這個媽媽讓孩子作主,實際上是主動培養他做決策,比如很多小女孩,上了幼兒園就自己挑衣服了,可能她的審美還不是那麼成熟,搭配的可能一塌糊塗,但是這時候你就給她一些建議。所以這個媽媽我覺得她應該繼續讓孩子學會自己作主,但是在孩子做決策之前,要先把自己認為正確的建議先給孩子,讓孩子能夠參考她的建議,完全沒有必要自己有這種心理負擔,就是別人說你沒有威信,那就真的沒有威信嗎?不要給自己這種心理負擔。

  孩子只有跟你親密的關系非常好,他認為你給他一個自由的空間,他信任你了,才會聽你的話的,沒有關系的。

  主持人:還有一個網友說想給孩子報一個親子班,按照我的理解,親子班的目的不是學會什麼東西,而是應該由爸爸媽媽一起和孩子在老師的指導下參加一些益智游戲,他想聽一聽您的見解。

  趙紅梅:其實孩子的學習就是在玩中學,三歲以前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學會探索,學會去分類,包括很多深奧的數學道理,比如這種流水他都能夠學會了。但是所不同的,每個親子班的重點是不一樣的,有的會直接帶著你,讓你跟孩子玩一種益智游戲,這樣實際上就是說,你在沒有時間准備的時候,他會給你准備材料,給你設計好活動,你有跟孩子互動的這種空間。在這個過程中,你們的親子關系得到更進一步的緊密,因為孩子跟你玩得很開心,這是一個目的。

  還有一種我們現在更多的強調,尤其是對於高知的父母,我們更希望強調親子關系能夠舉辦一些沙龍,或者有很多的理念,是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家長在親子課程中學到一些正確的教育理念,比如說我們讓孩子學會洗手,學會自己吃飯,學會跟別人分享,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說把這些理念從親子課帶到家裡面。

  主持人:所以說親子班還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趙紅梅:對,現在我們越來越強調三歲以前的教育,之前我們說六歲以前各方面都發展好,小學之後就順理成章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是可以說,越小年齡的投資,包括金錢、精力、理念投入的越多,你將來的回報率越高。

  主持人:這位網友叫做“珍惜有你”,她說趙博士你好,我女兒在今天中午午覺前的時候突然表現得很焦慮,老打人,甚至用頭去撞牆,這樣的情況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她剛睡著了,我就已經迫不急待的在網上查找解決的方法,結果找到這裡來了,希望能夠得到回復,想聽聽您的見解,女兒現在是22個月大。

  趙紅梅:也許孩子是做夢了,但是要結合孩子除了撞頭,有沒有語言,說什麼,比如說她說害怕什麼,或者頭疼,如果涉及到生理上的問題,第一我們應該去醫院看一下,是不是哪兒突然頭疼不舒服,有的時候自己頭疼,想打想敲,如果是自己害怕,夢到什麼東西了,或者白天的時候,或者這兩天看到什麼刺激的畫面,場景,受到了一點點小小的刺激,還要去分辨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

  應該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去分辨。

  

  主持人:所以說當父母還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還有一個問題,這位網友朋友說,女兒在外邊玩的時候,如果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就一直霸占著不肯還給別人,我們要走的時候,讓她還回去她就會一直哭,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處理?

  趙紅梅:這種情況可以跟對方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拿回家,可能她真的是特別喜歡這個東西,如果孩子真的很喜歡,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同樣的,可能是因為她對這個玩具很感興趣,但是我們沒有給他提供,這是一種處理。但是如果她哭得不是特別嚴重,這個孩子還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就讓她去還給別人,或者向她承諾我們再去買一個,或者想一個辦法,你們可以互換,讓她從小學會交換的這種原則,而不是說讓她知道,只要我一哭什麼目的都可以達到,只要不到這一點就可以了,讓她學會一些別的,交換、自我控制等等,要去學習這些東西。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是我對孩子好好說他什麼錯了,他就像沒聽見一樣,非得我大聲喊他,這樣子該怎麼辦呢?孩子四周歲了。

  趙紅梅:我估計這個孩子的耳朵聽力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個先排除一下。

  可能你說的時候,因為如果他錯了,我們說一定要有一定的懲罰,你是面壁也好,還是禁止你玩某個玩具也好,其實不在聲高,如果這個原則上孩子理解了,他可能就會嚴格的執行。所以孩子認為,只要態度好的時候,比如說他要罰我什麼他就不會罰我,非得這個家長很大聲吼著,孩子可能才會關注。所以這時候要告訴孩子,懲罰一定要嚴明,不管是語氣多少的溫和,但是原則是很清楚的。

  主持人:該懲罰還是要懲罰的。

  趙紅梅:他可能就是有前面的經驗,所以才會這樣。

  主持人:我覺得趙博士分析得非常對,希望能夠給這個網友一些建議。

  下一個問題就是,他說您好,我有一些困惑想請教一下,我女兒已經五個月大了,和小區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們都很高興,抓東西,對大人咿呀學語,我家寶寶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漠然,不關心,偶爾笑笑也罷了,他對我也不是很依賴,看見我也沒有特別興奮的表情,相反看見我姐姐倒是有,我姐姐偶爾過來兩天,不常來,需要說明的是長假時寶寶是我帶的,夜裡都是跟我睡覺的,現在我白天不在家,感覺她也無所謂,我很想和寶寶相親相愛,可是好像我做得不夠,我該怎麼辦好呢?請幫幫我。

  趙紅梅:可能這位媽媽有了一種失落感,孩子粘著你你覺得很感受,但是不粘著你,你又難受。這可能是媽媽的一種感覺,可能寶寶還是很依戀你的,你分析一下和姐姐的差異在哪裡,是不是姐姐經常逗這個孩子,是不是姐姐逗孩子的聲音非常高?你需要跟姐姐學習一下。一般的五個月,我們說這種分離的焦慮,有了這種依戀會出現這種焦慮,一般在六個月的時候會出現,一般到11個月的時候是最高峰。你跟他分開的時候他會大哭大鬧,可能他還沒有表現出來,還沒有到那個年齡,還有和孩子相處的技巧上需要一些學習和提高。

  主持人:可能這位媽媽過於擔心了,趙博士希望您多學習一下姐姐,姐姐是如何跟孩子玩的,看到自己和姐姐的不同。

  這位網友說孩子現在老是喜歡掐人,老是把這個當成一種樂趣怎麼辦呢?

  趙紅梅:這個跟通俗的人來瘋是一樣的,如果他在第一次掐你的時候,你表現出很誇張的表情,好疼好疼,這個孩子下次還會掐你,因為他期待著你那種很滑稽的表情,助長了他這種行為,如果他掐你的時候,你會表現出不開心,而且你也可以適當的掐他,讓他也體驗到這種感覺,他會覺得這是不舒服的感覺,別人也會不舒服,他會自己去不做了。

  

  主持人:相反你可以打他一下。

  趙紅梅:完全可以,尤其像男孩子。

  主持人:有的小男孩打家長,打一下真的很疼的。

  趙紅梅:而且我們家長,肉嘟嘟的小孩,老喜歡去咬他一口,我們大人的牙齒是可以控制的。孩子覺得這是一種刺激,他也學習,到了幼兒園也喜歡咬別人,他控制不住,可能咬一塊肉下來。你首先要告訴他,這是不對的,我不舒服,再一個為什麼讓他體驗為什麼我不舒服,疼究竟是怎麼回事。

  主持人:就是說我們也不要咬孩子。

  趙紅梅:盡量少,孩子每次咬的時候,你就跟他說輕輕地咬,一般的三歲以後就會知道輕輕的是什麼意思,比如說他放東西,一下子放下來,你要告訴他輕輕的,他都會理解這些詞,不要助長他這些行為。

  主持人:跟孩子相處其實也是一門藝術。

  趙紅梅:對,是一門藝術,可以說有點斗智斗勇的,因為是一種關系。

  主持人:也是需要悟性的。我們來看看下一個問題。這位網友朋友說,我兒子5歲8個月了,跟孩子好好交流是不是和他的血型有關?我兒子,我們一家三口都是B型的,都是比較內向的,家裡的氣氛也很和諧,寶寶在幼兒園幾乎不跟老師說話,老師說除了不說話,他什麼都很好,不和陌生人說話,我們家長應該怎麼辦才好呢?

  趙紅梅:這個也是比較好的問題,因為孩子五歲了,應該已經上了大班了,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在托班,也就是兩歲或者是小班三歲的時候就應該發現了。其實確實心理學界也要這種說法,你是什麼血型,血液是粘稠的還是什麼。現在血型對應性格已經是很老的方法了。孩子其實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模仿,如果說我們父母就很內向,我們乘坐電梯從來不跟看電梯的阿姨打招呼,我們見到鄰居就不打招呼,孩子就不知道打招呼,你的行為他是會學習的,你怎麼做他就怎麼做。

  如果我們家長想要讓孩子開朗起來,你要開朗起來,你要表現得很禮貌,很開朗,孩子才會跟別人交流。

  還有一點我覺得也很必要,就是孩子還是應該學會跟陌生人說話。因為孩子之後的很多學習,都是跟同伴學的,如果他不跟別人交流,他怎麼能夠學習不同的學習方式呢?學習到不同的內容呢?達不到這種學習能力的提升,就缺少了很多的機會。

  主持人:而且包括他將來的一些社交能力,包括和別人的交往能力都有一些限制的。

  趙紅梅:對,所以家長應該先做到,帶動孩子。

  主持人:就是說我們父母的一些做法孩子都會看到眼裡的。

  趙紅梅:就是我們說的身教重於言教,你總是說你打招呼,你要大方,你首先自己不跟別人打招呼,他也沒有這種意識,他不知道為什麼要打招呼,沒有這種感覺,沒有這種意識。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這位網友說我們家是個男孩,很聰明,他的語言能力很強,但是有一點不好,就是比如要求玩游戲,我跟他玩三次,他偏要玩五次。凡事都喜歡跟我討價還價,他不到他的要求,他就會說你走我不喜歡你了,有時候甚至還要動手打人,但是對於媽媽他不會打,其他的人他都會動手打,每次他爸爸都會還手,但是小孩子不肯屈服,形成兩個人對打,哭個不停,寧死不屈,每次碰到這種情況多都覺得很頭疼,不知道該怎麼去教育,寶寶是33個月了。

  趙紅梅:已經快三歲了。這個孩子有一個討價還價,其實你可以利用他的特點,你應該很了解孩子。他可能對於數比較敏感,而且如果說他能夠說你說三次他五次,就是他有一個多跟少的概念了,他知道五比三多,知道多就好。你看看如果做一個他不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說他不喜歡吃一些對身體有益的東西,比如說吃一些胡蘿卜,我說你吃三片可以嗎?你看他說不說吃五片,如果他還是說吃五片的話那就很好,你利用他的這種逆反,你說吃五片,如果他不說三,那就說吃零片或者是吃一片,那就說明你的小孩的確很聰明,有一種數學的概念。

  還有你要分析,是不是確實需要五次他就能得到滿足,以後你就說五次就好了,讓他也有一種成功的樂趣。

  我們建議這個爸爸,就是先禮後兵,當道理講不通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用一些武力,確實是這樣。但是如果說我們一旦講好了幾次,達成一個協議,那就要幾次。還有一個媽媽也可以適當提一點,說我可以達到你五次,但是你要同時答應我一個什麼什麼條件,也要跟他提條件。

  主持人:討價還價。

  趙紅梅:對,這樣你們之間才是平等的,才是雙贏的效果。

  主持人:不要讓孩子總是堅持。

  趙紅梅:同時你要遷就我。比如說看VCD這種東西,比如說看十分鐘或者多長時間,你說十分鐘就是十分鐘,讓他知道有的是可以討價還價的,有的是沒的商量的。

  主持人:跟心理專家聊天就是不一樣,知道討價還價讓孩子吃胡蘿卜。

  趙紅梅:還可以學數學。

  主持人:還可以鍛煉孩子數學的能力。

  趙紅梅:他的反應速度。

  主持人:下一個網友的問題,他說趙博士您好,我的孩子現在是三個月大了,一直都是我一個人帶他,等他四個月大的時候我就要上班了,到時候會由婆婆帶他,因為聽同事說起過,她的孩子很粘她,每天上班都要准備很長時間,孩子會不停的哭鬧,為了避免到時候我的孩子也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想請教你有沒有好的辦法?

  趙紅梅:這種分離焦慮任何人都會體驗到的,有的孩子粘人,他會表現出哭,會分很多種,你可以回去跟你的家人說,你走的時候孩子就哭了幾聲孩子不到五分鐘就好了,玩得很開心,跟沒事似的。你可以告訴他媽媽要去上班,我晚上回來肯定跟你一起玩,這樣就完全沒有問題,焦慮就有一種發洩,過五分鐘就好了。但是自從你走了之後他就哭個沒完沒了,你就要開始不能讓他眼睜睜的看著跟你分離,可能你會在他玩一個很好的游戲的時候,就悄悄的先走。

  但是逐漸還是要過渡到你要告訴他你要走,讓他接受這個現實,並且對你有一種期待,期待你按時回到家。

  

  主持人:您剛才說了,一般分離焦慮都是6個月以後表現出來的。

  趙紅梅:對,到14個月表現是最強的,一歲半左右。

  主持人:這位網友的問題,他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他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跟母親建立正確的親子關系?

  趙紅梅:其實這個問題已經不敏感了,前一陣我在瑞典的時候也是發現,這可能是一個社會文化的問題,也可能我們電視劇裡面看到繼父繼母或者是單親家庭,實際上你看現在文化的一種導向,就要求我們不管是什麼樣的家庭,孩子都可以健康的成長。父愛當然很重要,但是不一定是完全沒有的,所以我在想,家長可以用正確的,當然不要在孩子勉強過渡的抱怨另外一方如何不好,只是告訴他這個事實,比如說爸爸媽媽分開了,但是媽媽同樣給你愛,是男孩子我要給他訓練一些攻擊性,要告訴他男孩子是什麼樣的,是堅強的,多給他一些正性的,這並不能完全影響。如果說你作為一個媽媽,你自身就覺得單親是一種缺憾的話,這已經是事實了,你的這種暗示就會無形中傳遞給孩子。你自己認為這沒什麼,這是很健康的,孩子也認為沒什麼,因為從來沒有得到過這個東西,他體驗不到這種感覺,一個媽媽完全可以給孩子完整的愛,這個在各種文化下都是可以做到的。

  主持人:就是媽媽要訓練孩子勇敢。

  趙紅梅:該怎麼教育就怎麼教育,可能以後去了學校有的同學會說,要給予他正確的引導,這是大人的事情,你有你小孩子的世界,你不會因為缺少這個而缺少什麼東西。

  主持人:比如說爸爸媽媽離婚了,孩子跟著媽媽過,是不是也一定讓孩子感覺到父愛,還是讓孩子應該跟父親有一些交流,有一些相處。

  趙紅梅:我認為他們在協議上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段是由爸爸陪你玩的,讓孩子懂得這種原則和規律。

  主持人:畢竟孩子缺少父愛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健康的。

  趙紅梅:因為我們經常說優生,也要優育,既然夫妻兩個把這個孩子生出來了,應該讓爸爸平衡一下時間,陪孩子玩本身就是父愛的一種給予,還有給他講一些爸爸跟他通通電話,不一定天天見面,我們知道有很多父母一方在國內,一方在國外,但是他也同樣也父愛,父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得在身邊。

  主持人:還可以網絡視頻。

  趙紅梅:都是可以的。

  主持人:這位網友朋友說兒子三歲四個月了,在幼兒園老師說只有他感興趣的才會坐下來聽講,或者是看老師,不感興趣的寶寶就不看,他會滿教室亂跑,但是老師說他的非主動注意還是不錯的,雖然在亂跑,其實老師講的都聽進去了,也都記住了,不知道是不是有問題,去醫院咨詢是不是多動症,那個醫生說三歲了還不能確診這個病,但是確實在幼兒園裡屬於比較另類的。

  我一直都是放養兒子的出去玩,他到哪兒就跟到哪兒,他願意玩的沒有危險的都會讓他去玩,不會因為地上髒,把衣服髒了濕了不讓他玩,可是現在到了幼兒園,不會有老師像我跟著他一樣的那樣跟著,老師說他自我的很,非得有人跟著他,所以非常感謝。

  趙紅梅:這個問題首先是不是多動症,我不知道他去的是什麼醫院,我建議可以去北醫六院,北京兒童醫院到很權威的專家再去確定一下。其實醫院診斷了只是貼一個標簽,孩子的問題還沒有真正知道怎麼去做。可能幼兒園的老師確實存在這個問題,他涉及的課程不合適,我們知道一個成人的注意力最多也只有20分鐘,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講,他的課程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如果太長了,孩子勢必就會走神,他這個孩子可能又是體能非常好的,非常活躍的,他就坐不住,別人坐不住的時候可以往牆上靠一靠,或者走神,想想別的,他就一定要起來一下,我覺得這個還可以去判斷,如果說他真的是不感興趣的話,可以跟老師達成一種默契,適當的設計一些小暗示,就是讓他坐下。

  或者說在他口袋裡或者身上給他放一個小玩意,你真正坐不住了,你為了不影響秩序,因為你自己獨自跑出去,占用一個老師看著你也是非常難的,給他一個小東西,讓他自己玩,至少能保證他是安全的,再慢慢的觀察他一下,一定要保證安全。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媽媽這個問題也是問得很好的。

  趙紅梅:對,但是還是要再去咨詢一下。

  主持人:三歲不能確定是多動症嗎?

  趙紅梅:可能他的症狀表現得不是很明顯,但是任何兒童發展上的症狀,他只是傾向性的,因為他可能是因為包括刺激症跟孤獨症,它的成因不是很明確,所以也無法確定,全世界范圍內都有這種傾向。但是我不建議家長說一定非得哪個醫院診斷是或者不是再去治療或者訓練,關鍵是要把他一些不好的行為矯正一下,讓他既安全又不破壞秩序,讓他去學習。就是針對他的問題是解決,這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他說老師你好,我家寶寶兩歲8個月了,晚上睡覺喜歡摸著媽媽的奶睡,怎麼辦?

  趙紅梅:其實這個問題也有很多孩子是出現的,包括在我們那兒一個小孩入睡的時候,說孩子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摸著耳朵,我們班25個孩子,三個老師就是6只耳朵,怎麼可能給每個孩子一只耳朵呢?孩子在有精力的條件下是可以滿足的,如果說這個媽媽這種精力上允許的話,可以讓他摸,他對你有這種依戀。但是適當的時候得用一些柔軟物,比如很軟的一些小毛絨玩具替代,或者一些小娃娃,或者如果你想改掉他這種行為,你會跟他說,你這樣摸著我不舒服,可以先把他放到衣服外面,慢慢的遠離你,在遠離的過程當中給他添加一些柔軟的東西,是不是可以抱著一件你的睡衣去睡,慢慢的分離,但是不要強硬的去分離,一步一步走。

  主持人:剛才有一個媽媽擔心說寶寶和媽媽不是很親近,這位網友擔心的是怎麼樣讓兩歲的寶寶擺脫“戀母情結”呢?

  趙紅梅:你要跟寶寶講清楚為什麼要走,大概多長時間要回來,你在這個過程當中,還可以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可以騎小車,還是跟爺爺奶奶搭積木,還是跟小朋友一起玩,讓他對自己下一步的動作有一種很好的認識,慢慢的他就會認識到,讓他有自己的事情,對未來有一個願景。

  主持人: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趙紅梅:對,他的依戀就是對未來沒有一種把握,他很無知,所以才會焦慮。

  主持人:這位網友說,我是一個單親的媽媽,馬上就要到十一長假了,想利用這段時間和寶寶培養一下親子關系,請問有什麼建議嗎?

  趙紅梅:這位家長還有一點點跟咱們不一樣,親子關系並不是說一定假期才能培養的,我們說了,你在喂養過程中,你在任何一個跟他互動的過程當中,其實都在增進你的親子關系。既然她說到十一長假了,沒有說寶寶的年齡,應該選擇一些適合寶寶做的游戲,或者是根據寶寶的愛好,帶他一起去共同玩,比如可以去動物園,可以參加一些親子課程,還有一些可以帶他去植物園,或者是如果他體力能接受的話,爬山都是可以的,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去看待,他喜歡做什麼,就陪他一起去做,陪他一起去玩,這就很好了,不用刻意的去培養,順其自然。

  主持人:我們下一個問題是孩子白天喜歡媽媽,但是晚上就一定要和奶奶才能睡著,怎麼樣去改變這種狀況呢?

  趙紅梅:可能是以前奶奶帶著他睡,他已經喜歡了奶奶。首先媽媽要跟奶奶請教一下,看奶奶是怎麼樣哄著他睡的,是拍他的節奏還是晃他的節奏,還有就是剛才我們建議的,你可以先跟他講,比如說奶奶很辛苦,不能帶你了,你現在就跟媽媽一起,你也要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你可以跟他說,你跟媽媽一起睡吧,睡覺前媽媽可以給你講故事,或者做一個比較好的游戲。

  還有我們特別希望家長能夠去摸摸孩子的背,最開始是不是可以把奶奶他們床上用的一些被子或者奶奶的衣服拿過來一部分,你就說奶奶在這兒呢,她的味道在陪著你,奶奶已經睡覺了,一定要慢慢的來,奶奶坐在你身邊,等他睡著了再撤出去,一點一點去做,不能一下子就說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去斥責他肯定是不好的,他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主持人:希望趙教授的話能夠幫助到這位網友朋友。

  下一個問題,她說我的寶寶快三歲了,他喜歡和我一起看電影頻道的電影,有的時候看到他那麼認真的仔細看著情節的起伏,我不知道這樣對他是好還是不好。

  趙紅梅:首先我們說電影或者電視這種熒光屏的刺激肯定要有時間限制的,三歲的寶寶一天也不要超過一個小時,就是累計起來的時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在四歲以前,孩子是很難把這種虛假或者是想像出來的東西跟現實區分開,電影裡面由於成人電影有很多虛幻的東西,或者有一些道德判斷的東西,孩子沒有這種判斷能力,他會把這個當成真的東西,可能會學到一個對他以後發展不利的東西。所以我們想,盡量在孩子在的情況下不要去看那些成人片,或者可以看一點適合他的一些節目,但是時間一定要控制得短,這是一點。

  因為現在孩子年齡很小,你很難做到說孩子自己在一邊玩,你自己在一邊看電影,所以可能有了寶寶,我們父母的一些生活習慣就要改變一下,不要在他面前去看。而且有的時候一些刺激的,暴力的場面可能會刺激到他的大腦,這樣他可能感覺到容易做惡夢,情緒也不會很好。

  主持人:經常看一些動畫片之類的,包括一些兒童節目。

  趙紅梅:有益的,但是時間一定要少。其實國外有很多更偏激的觀念,他甚至認為孩子在十歲以前都是不能看電視的。因為他認為這時候是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飛速發展的,看電視是一種被動的接受信息,人家給我什麼我看什麼,他就沒有想象力了,所以我們說,成人看書比看電視好,因為電視給你的信息量是有限的,看書有想像的空間,那個畫面的呈現是無限的。

  主持人:看小說反而比看電視劇要好?

  趙紅梅:抽象的東西多一些。

  主持人:這位網友的問題是,每天晚上只有我和一歲半的寶寶在家,我該和他玩點什麼呢?

  趙紅梅:其實一歲半的寶寶可以繼續的玩一些爬行的游戲,一般的上過親子課程還會有,雖然說孩子已經會走了,但是還是需要增加一些爬行,因為一歲半,如果說爬得好,將來跳繩,拍球身體的協調性都會非常好,而且重要的是將來對大腦也有好處。比如說他不喜歡爬,可以在他的衣服裡塞個小球,或者在自己的衣服裡塞一個小球,家裝是一個小蝸牛,就是這樣爬。

  還有就是8個月以後就有很好的記憶力了,你可以教他認圖片,而且那個圖片一定是在單一的一張紙上,最好是有各種材料的,比如說有布的,有塑料的,或者拿一個真的蘋果告訴他這是蘋果,一歲半重要的是培養跟他語言的交流,還有跟他講故事,都是非常好的游戲。

  

  主持人:謝謝趙博士。下一個問題,他說我們是再婚家庭,應該怎麼樣做好媽媽的角色呢?我怎樣才能和快四歲的寶寶建立好健康良好的親子關系呢?

  趙紅梅:包括我們不僅僅說是一個媽媽或者一個繼母,包括在幼兒園裡,如果想讓一個孩子接納一個老師,因為老師也是成人,也是陌生人,都是首先跟孩子玩在一起,尤其他有這種心理需求,比如說他需要安撫,身體上的按摩刺激,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給他,如果你任何條件都滿足他,並不是說他就跟你關系好,一定要有原則的東西,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他需要的愛,你才能跟他很好的互動。

  主持人:也並不是說因為你是繼母,你想跟孩子搞好關系就順從他,就慣著他。

  趙紅梅:對,這樣對孩子將來的發展不是很好。因為我說過,我們也有人做這種研究,可能就是兩個人重組的家庭在一起,她接孩子上學,她沒有覺得自己是繼母,不要時刻總是以繼母的頭銜提醒她,你就是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你發自內心的,只要你真正的愛他,他就一定能感受到。你如果自己有這種心理暗示,你就做不成一個真正的媽媽,你就當成是他的親生媽媽。這樣你做很多事情,因為孩子很多的事情,行為的養成,不是說今天做了明天就能獲得這種能力,他要持續不斷,也可能是因為你這種心理暗示,你做到一半算了吧,我又不是他親媽媽,管得太嚴怎麼怎麼樣,你一定要堅持下去,頻次一定要達到。

  主持人: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們來看今天最後一道問題,這道問題之後就要結束我們的節目了。

  這位網友朋友說,寶寶是個男孩子,三歲多了,最近表現出攻擊性,以前都是挨打的,比他小的都打,現在有點愛打人了,尤其是有人惹到他的時候,甚至比他大多的男孩子都會打回來,作為男孩子,應該如何讓他既具有男子氣概又不具有攻擊性呢?

  趙紅梅:攻擊性對於一個男孩子,或者一個男人來講,是終生都具有的,只是說在什麼情景去表現。現在需要教會他的就是,當跟孩子發生沖突,對方欺負到他的時候,他有反擊的能力,必須表現出攻擊性,如果被別人攻擊慣了,要永遠受攻擊。現在表現出來的問題就是,不管孩子有沒有攻擊他,都要打,甚至打的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了。

  這時候實際上應該告訴孩子,比如說讓他學會一些除了武力解決以外的手段,比如說語言的溝通,比如說你想做什麼,你完全可以不打,你怎麼怎麼樣,跟別人去說,去交流你的想法。就是這時候因為孩子已經出現了這種問題,就一定要教會他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就可以參與某些其他的溝通,尤其是語言上的溝通。因為如果他打人打慣了的話,可能別的小朋友都會避著他,他也就失去了很多跟同伴學習的機會,這也是很重要的。

  
0到3個月知識
新生兒不吃奶常見問題答疑

喂養寶寶應避免9錯誤

秋季腹瀉的症狀

寶寶的早教內容有哪些呢?

寶寶的早教內容有哪些呢?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