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0到1歲 >> 0到1歲護理 >> 先爬再走是規律不可跳過
0到1歲飲食0到1歲護理0到1歲疾病0到1歲發育0到1歲知識嬰兒心理0到1歲問答0到1歲互動

先爬再走是規律不可跳過

“三翻六做八爬”這是嬰兒成長發育的自然規律,雖然有的寶寶沒有遵循這一規律,但總體來講並沒有大的出入,然後有一部分寶寶,沒有會爬,直接就會走了,雖然表面看起來覺得這或許是寶寶聰明的體現,實際上跳過爬這個重要階段,對寶寶的身體發育是不利的!關鍵字:寶寶爬行 先爬再走 爬行訓練 爬行好處 成長發育   每個孩子呱呱墜地時只能保持仰臥的體位,從最初“受制於人”到後來獨立行走,中間必定經過“爬”這一環節。而且多數孩子喜愛爬,即使到了已經可以直立走路時,仍不忘情於爬。“爬”,看來是一種很簡單的活動,但對嬰兒來說並不簡單,要盡一翻努力才能完成。爬行對嬰兒的各種能力發展非常重要,絕不能略過直接學走。

萬事萬物都有客觀規律存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跳過”了有些環節或許不是好事。從專業角度來說,不爬就走的孩子貌似搶了先手,實際上欲速則不達,可能像小鴨子般走路很不穩當,而這個過程可能維持時間較久,而經過一段時間爬行鍛煉的孩子,走起來很快上手且步伐較堅定。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家長應該從小就關注孩子的走姿,幫助他們邁出未來漫長人生路最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先爬再走”是規律不可投機取巧跳過

父母們先是惦記孩子什麼時候能坐,接著是爬,然後是走。然而不少寶寶偏不喜歡爬,肚皮老挨著地,脊背就是挺不起來,後來干脆搖搖晃晃直接學起了走路。對此,不少家長引以為傲,覺得這是孩子聰穎的表現。“都會走了,爬這個過渡階段還重要嗎?”

“爬行很重要,對於剛學會走路又不會爬的孩子,我甚至會幫助他們補上這一課。”專家介紹,人類的脊椎發育是循序漸進且需要一步步鍛煉而成的,當孩子可以自己坐穩的時候,就意味著脊椎已經發育到可以支撐其獨立安坐的階段;而學會爬行,則能幫助孩子鍛煉脊椎彎曲度和腰部肌肉以及身體活動能力;在能完成自由爬行,隨意坐躺之後,才是學習走、跑、跳等。他認為,現實觀察結果表明:爬得越好,走得也就越好。

然而,現在很多家長一心想著讓孩子快快走,很早就用上了學步車。“我們不建議嬰幼兒太早使用學步車,因為此時其脊椎發育還不充分、腰力也不太夠,如果長時間處於站立走動狀態,腿部會過早地長期承受全身重力,對孩子發育反而有影響。”

專家指出,不經爬行、早早在學步車裡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蹬著腿走路,形成的走姿不太自然,且像小鴨子般左右搖晃,容易跌倒。反而是熟練掌握爬行技巧的嬰兒,由於在此“過渡期”內他們的頭、頸、手、臂、腿、腳和肘、腕、膝、踝關節,及全身肌肉特別是腹肌與胸肌,都參加了活動鍛煉,所以再由四肢受力發展為兩肢受力時,能平穩順利地完成從爬到走的過渡。

寶寶爬行的幾大好處

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經歷爬行就學會走路,雖然不會對他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但有可能在寶寶上學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協調能力差等問題。”事實上爬行是所有動作的基礎,讓嬰兒爬行幾個月是有許多好處的。這就要求媽媽在適當的時候帶寶寶進行爬行訓練,媽媽必須明白爬行對寶寶的意義:

*嬰兒利用四肢爬行時,因為他的頸部需要抬高,並且還會左右轉動,這樣對頸部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嬰兒爬行時用手支撐身體重量,而手腕的力量,對孩子未來學會拿湯匙吃飯很有益處。

*在寶寶爬行的過程中,更可以促進寶寶膝、臂動作的協調與四肢關節的靈活度。

*嬰兒在爬行中須用四肢交替向前運動,可以促使大腦左右兩半球協調指揮和加強溝通。

*爬行需要抬頭、挺胸,兩眼注視前方目標,這對於視覺記憶、注意力形成非常重要。

此外,爬行不僅對孩子智力發育有好處,而且對語言發展、情緒發展都有好處。所以家長不要讓嬰兒跨越爬行階段,而要促使他學會爬行,爬得越充分越好。對於不願意爬行而直接要學習走路的寶寶,應該引導他們學習爬行、設計有關爬行的游戲,和寶寶一起尋找爬行的樂趣。

 小時走路“內八、外八”長大易腰酸腿痛

四歲男孩城城屬於走路頑皮、老摔跟斗型。但父母觀察後發現,他既不缺鈣,也不是故意為之,也沒有被小石頭絆倒,純屬雙腳“內八”,越走越靠裡,最後左腳絆倒右腳。無論父母怎麼訓誡,他都難以改變現狀。最後經專業訓練矯正以及在鞋底上下工夫,嚴重“內八”才得以緩解。

“孩子剛開始走路時多少有點"小鴨子"現象,但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走路時是否手腳協調,如果步態異常,則要考慮排查是否患有腦部疾病;如排除腦部患病,則可能是腳部結構異常或走路方法不對,身體力學線條改變所致,建議從醫學康復訓練的角度予以及時糾正。”

如何簡單有效地發現孩子步態異常?專家告訴家長們一個簡易識別小竅門:除直接觀察走姿外,還可以看鞋底。“正常的步態通常產生壓力較為均勻,一般來說,足跟、外側、腳的大拇指的部位受力大,磨損較多,而中間及內側受力小,磨損較少。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的鞋子內側磨損也很嚴重,或者鞋跟兩邊磨損相差非常大,一邊還很厚,一邊早磨沒了,那就說明孩子走路姿勢很成問題!”

專家提醒,千萬別忽視了嬰幼兒的走路姿勢,因為長此以往或影響其日後生長發育,甚至會為其中老年腰酸背痛埋下伏筆。“幼兒走路無論是"內八"還是"外八",如果不糾正都可能導致不斷跌倒等繼發問題,走習慣了還可能影響到腳、膝、髋、肩等部位,以致成年後一走遠路就腳痛、頭痛或腰酸腿痛。”

此外,走路高一腳低一腳或左右搖晃等,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骨盆傾斜、脊柱側彎等問題,不但成年後“有礙觀瞻”,還會導致日後行動吃力或走久了就身體疼痛。

專家提醒:受力線出問題可逐步矯正

“當人站立時,身體的腳、膝、髋、肩都處在同一條受力線上。而走姿有毛病者,都可能源於身體受力線出了問題。”王楚懷表示,這就是為何此類人群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躺著不痛走著痛的原因。即使進行按摩推拿,也只是一時的“緩兵”之策。

對於愛穿高跟鞋的女性來說,應該深有體會:高跟鞋雖美觀,但走路遠不如跟高適中的鞋子,而且腳部容易脹痛,人很容易勞累。“這是因為穿上高跟鞋後,人體重心前移、骨盆前傾,脊柱彎曲增大,腰椎和頸椎受力也更為集中,此時受力線發生改變,使得膝關節軟骨磨損加重,相關肌肉緊張所以疲憊感容易產生。”專家表示。

無論是嬰幼兒還是成人,如果感覺到走路步態異常,久走出現腰酸腿痛不適,且檢查確定為受力線問題,可接受專業康復訓練及配鞋矯正等措施,假以時日可有效矯正。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可幫助改變受力線的鞋墊或鞋子,但建議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購買使用。

家長應利用多種條件讓寶寶練習爬。

一般嬰兒能夠自如翻身就有了學爬的機會,開始他只能趴著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旋轉及向後退,此時家長可有意識的教嬰兒練習爬。將嬰兒俯臥在床上,媽媽在嬰兒前面擺弄會叫或會響的玩具如小鴨子、小熊打鼓等,吸引孩子的注意,並不停地說:“寶寶,小鴨子叫了(或小熊敲鼓了),快來拿啊!”爸爸在身後用手推著嬰兒的雙腳掌,使其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接觸到玩具,以後逐漸減少幫助,訓練嬰兒自己爬。開始爬行時嬰兒可能很費力,腹部離不開床面,大人可用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後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漸漸地他會上下肢協調起來,可以用雙手及雙膝協調靈活地向前爬行。

0到1歲護理
新生寶寶一天應喂幾次奶最好

職業媽媽如何提高親子質量

一、請放松下來,將與孩子的交流看作是生活的樂趣,而不

寶寶四個月了還溢奶是怎麼回事?

寶寶四個月了還溢奶是怎麼回

你知道新生兒漾奶與新生兒嘔吐有什麼不同嗎?

    新生兒漾奶是指喂奶後隨即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