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0到1歲 >> 0到1歲護理 >> “民間育兒法”,你不能一味的相信!
0到1歲飲食0到1歲護理0到1歲疾病0到1歲發育0到1歲知識嬰兒心理0到1歲問答0到1歲互動

“民間育兒法”,你不能一味的相信!

現代准媽媽們已經都有了科學的育兒意識,也都開始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但是家裡長輩很多時候還總是用傳統經驗來跟科學做“斗爭”,那麼今天小編在這裡提醒各位准媽媽們別盲目的信任你的祖輩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民間育兒說法,你信過嗎?

1、“捂汗”能退熱

“捂一捂能退熱”的說法已經流傳很久,因此很多老人在寶寶發燒時都會主張給孩子多穿一些衣服,這樣才能降溫。

科普:孩子發燒時,末梢循環變得較差,手腳摸起來可能會有些涼涼的,但這並不是因為孩子穿得不夠多。將孩子包得嚴嚴實實反而會影響到機體的散熱,使體溫上升甚至處於高熱狀態。因此,寶寶發燒的時候絕對不能捂熱,衣著一定要適度。否則會影響散熱,尤其對於新生兒體溫在38.5℃以上時,一旦包裹的過緊,容易導致驚厥發作。因此對於新生兒體溫升高,要立即打開包被及解松衣服以便散熱。

2、剃胎毛、眉毛、睫毛

有些地方孩子滿月後有剃胎毛、眉毛、睫毛的習俗。美其曰讓孩子以後的頭發、眉毛和眼睫毛長的漂亮,黑長。

科普: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原兒科主任張思萊表示這個習俗既不科學,也容易對寶寶產生皮膚產生傷害。因為人體各個器官和組織的生長是完全根據人體生理需要,非常科學和巧妙地安排好的。小嬰兒的皮膚嬌嫩,比成人薄,大約厚1毫米,成人皮膚大部分厚為2毫米。而且表皮的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均很薄,發育不完善,皮下血管豐富,但是防御功能差,對外界刺激抵抗力差,所以很容易因剃毛受到傷害,而且易於感染,一旦感染不容易控制,並且造成感染迅速擴散。小嬰兒的頭發有著顯著的個體差異,同時與遺傳、營養與健康狀況等諸多因素有關,頭發的多少和顏色並不決定以後頭發的特點。一般孩子在2~3歲後自然逐漸變黑。眉毛和睫毛是保護眼睛的兩道防線,可以阻擋外來的異物進入眼睛。睫毛還可阻擋灰塵、飛蟲進入眼睛。當強烈的光線照射時,睫毛可以像簾子一樣擋住強光,避免強光對眼睛的刺激。如果剃去眉毛和睫毛就等於去掉了保護眼睛的防線。另外剃掉睫毛容易損傷眼睑邊緣而發生細菌感染。小嬰兒的眉毛和睫毛到3~5歲時它們的長度幾乎與成人相等,所以家長根本不用擔心眉毛和睫毛長不好。

3、“把屎把尿”要稱早

很多人為了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排便習慣,會過早地對孩子進行大小便定時定點的訓練。

科普:寶寶剛出生時器官發育還不成熟,膀胱容量小,腎髒代謝也不完善。大部分寶寶在一歲半到兩歲之間,膀胱才能發育得能憋住尿了,才能明白自己必須上廁所時的身體感覺信號,並會提前告訴你。另外,寶寶長到一歲半以後,一般都能靈活坐、站、行走、蹲、起了,這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已有了一定的發育。從生理上看,他們開始能夠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與“放”;從心理上看,寶寶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因此,一般不建議一歲內的寶寶進行把尿訓練,因為家長掌握的時間不對,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給以後的如廁訓練帶來困難。

4、枕禿都是缺鈣惹的禍

枕禿在小寶寶中太常見了,可以說十個寶寶裡九個都有過枕禿,其中又以小寶寶更多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枕禿似乎成了缺鈣的代名詞。只要看到寶寶頭上一圈不長頭發,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寶寶缺鈣了。於是開始給寶寶補各種鈣,可補了半天,寶寶還是有枕禿。

科普:寶寶枕禿與缺鈣並沒有必然的聯系,以枕禿來判斷寶寶是否缺鈣也缺乏科學依據。如果寶寶真的缺鈣,除了枕禿,還會有多汗、睡不踏實、肋骨變形等其他特征,並非只有枕禿一種表現。

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所主任醫師劉康香表示,小寶寶還不會坐和站,大部分時間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被大人抱在懷裡,他的小腦袋與枕頭、床單、大人的衣服、皮膚接觸的時候很多,加上小寶寶除了能控制頸部,可以來回搖頭外,還不會翻身,因此他只能來回來去的轉動他的小腦袋,腦袋轉來轉去,頭枕部就會來回來去地在床單上或衣服上蹭來蹭去,時間長了,小寶寶的頭發就會被磨掉,尤其是後腦、耳朵兩側等突起部位的頭發最容易被磨掉,就形成了枕禿。

枕禿是一個暫時現象,是否有枕禿與寶寶的健康狀況幾乎無任何相關性,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能自己坐、自己站,躺著的時間減少,以及入睡和睡眠的逐漸安穩等,枕禿也就自然消失了。

5、骨頭湯補鈣最有效

每每一有空,父母經常會給孩子熬一鍋骨頭湯喝,把它當作補鈣聖品。中國有句老話叫:“吃什麼,補什麼。”很多人都覺得孩子需要長個兒,不能缺鈣,否則骨頭長不好。骨頭湯富含豐富的鈣,喝骨頭湯自然能讓骨骼很結實。孩子缺鈣,不妨喝碗骨頭湯來補一補。

科普:曾有記者做過一個實驗表明:25升骨頭湯攝入的鈣才相當於一小盒牛奶。骨頭湯含鈣少脂肪嘌呤卻很多,經常喝不利於身體健康。濃白口感好的骨頭湯是因其中的脂肪含量高,並非鈣含量高。骨頭裡的鈣是以磷酸鹽形式存在的,不容易溶解到湯裡。只喝骨頭湯也補充不了蛋白質,蛋白質存在於肉裡面。如果孩子確實缺鈣,爸爸媽媽應該咨詢醫生,用正確的方式給孩子補鈣,輕易相信一些偏方或者口口相傳但是未經證實的方式來給孩子補鈣,輕者可能沒有作用,甚至可能是得其反或者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6、學步車每個家庭必備的育兒神器

很多家長為了讓寶寶能早點走路,毫不猶豫給寶寶買了個學步車。心想有了學步車,寶寶學走路就容易了。

科普:美國兒科學會還真不推薦嬰兒用學步車。因為曾有孩子使用嬰兒車不慎,從樓梯上摔下來而摔傷。處於安全考慮,不推薦使用。除此之外,學步車不能幫助孩子學習走路,相反會耽誤孩子正常的動作發育。美國兒科學建議,那些固定不動學步裝置(如彈跳椅)或活動中心是最好的選擇。這種兩種裝置沒有輪子,但座位可以轉動並且有一定的彈性。當然,答案不是唯一的,你也可以給寶寶選擇結實的四輪小車或兒童手推車。不過,需要記住的是,無論選擇哪一種,一定要確保它具有可以推動的把手且可以承載一定的重量,孩子爬上去的時候,不會翻倒。

7、給寶寶綁腿防O型腿

一些老人喜歡將寶寶的腿綁直,傳統的“蠟燭包”襁褓方式,會把寶寶的胳膊、腿拉直,然後緊緊地用小被子包住。據說,這樣能防止寶寶長大出現“O型腿”。

科普:這種做法十分不科學,它可能會使寶寶患“發育性髋關節脫位”的風險增高,將來出現走路腿疼、甚至跛行,留下終生殘疾。

8、想長個兒吃田七炖老母雞

高個兒貌似被默認為一種美的前提,因此大家都特別關注長高這個話題,輕的父母到處尋覓哪些方法能讓孩子長高。吃田七炖老母雞能長個兒這個偏方已經流傳很久。

科普:一些中草藥號稱能增高,其實療效不確切,而且大部分中草藥中起作用的成分都是性激素或類似物,副作用也偏大。民間還流傳的田七炖老母雞、石蛙等偏方也有人在大膽嘗試。但目前,並無科學依據顯示吃這些能長個子。

9、擠奶頭

一些地方女孩子出生後要給孩子擠奶頭,其理由是防止以後奶頭內陷。

科普: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原兒科主任張思萊表示新生兒生後4~7天常見乳房腫大,如黃豆,蠶豆,甚至胡桃那麼大,有的還可以見到乳暈,分泌白色的液體。這是由於母體中雌激素通過胎盤殘留在孩子體內影響所致。有的地方有擠奶頭的習慣,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陋習。乳房腫大雖然是新生兒的一種特殊情況,但也是新生兒的正常現象,只不過不是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給新生兒擠奶頭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這是因為新生兒從母體來到這個大千世界,要面對著各種病原體的威脅,而新生兒對多種疾病的特異性免疫主要是通過母體獲得,但是他們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很不活躍,有的抗體還是不能夠通過胎盤給予孩子,因此新生兒體內的非特異免疫還不成熟和完善,抑菌殺菌能力很低。所以往往是在成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感染,但是對於抵抗力相當弱的新生兒來說也是滅頂之災。因此需要我們仔細的,科學的呵護。千萬不要給孩子擠奶頭。

10、去胎毒

一些地方在孩子出生後給孩子吃的第一口食物不是媽媽的初乳,而是黃連水,美其名曰“去胎毒”。

科普: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原兒科主任張思萊無論是中醫和是西醫的理論中都沒有胎毒這種理論。一般去胎毒的中藥多是苦寒成分,這些中藥對孩子的脾胃都有嚴重的傷害。尤其是剛出生的新生兒胃很小,這時的新生兒覓食和吸吮反射特別強烈,孩子生後應該盡早吃初乳,初乳的蛋白質含量高,含有豐富的免疫活性物質,對嬰兒預防感染及初級免疫系統建立十分重要。同時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素比成熟乳高很多。同時初乳還有通便作用,可以清理初生兒的腸道和胎便。如果這個時間不給孩子吃初乳反而給孩子灌了一大堆黃連水,既不利於母乳喂養成功,也讓孩子失去了人生的第一次免疫的機會。

0到1歲護理
40天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

概 述 我家寶寶兩個月不到,頭上和臉上的

新生兒黃疸值17點多可以出院嗎

寶寶出生第3天出黃疸,第4天黃疸值血液值22點多住院

對於一歲的寶寶,如何給孩子創設一個英語學習的環境呢?

對於一歲的寶寶,如何給孩子

寶寶很喜歡咬被角.

寶寶很喜歡咬被角.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