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0到1歲 >> 0到1歲飲食 >> 泥糊狀食品的添加原則
0到1歲飲食0到1歲護理0到1歲疾病0到1歲發育0到1歲知識嬰兒心理0到1歲問答0到1歲互動

泥糊狀食品的添加原則

  總的原則是循序漸進。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

從少量到多量的原則

從喂果汁、菜水起,第1天喂1~2小勺,大約10毫升;第2天喂20毫升;第3天喂30毫升,直至每日最多果汁不超過50~100毫升,就是從少量到多量的喂養過程。

蛋黃從每天1/4個到添加後一個月時每日可吃一個蛋黃,亦遵循由少到多的進程。

瓶裝胡蘿卜泥,以每瓶65克為例,開始時每日只喂1/4瓶,大約適應1周左右可以每日喂1/3~1/2瓶,這樣每日攝入量達30克左右。

從稀到稠的原則

以谷類為例,從米湯到稀粥,從稀粥到稠粥,從稠粥到軟飯,就是由稀到稠的典型演變。稀粥制作時米和水的比例為1:10;稠粥二者比例為1:7或1:5;軟飯則為1:1.3。感觀上區別稀與稠的方法是,用勺子將泥糊狀食物舀起後,輕輕地將勺子傾斜,較稀的泥糊狀食物可以像液體一樣連續滴淌下去;而較稠的泥糊狀食物是粘在一起成團滾落下去。

從細到粗的原則

所謂細,是指開始添加的泥糊狀食物達到肉眼看不出顆粒的程度。捏一點食物用手指捻一下基本上感不到有顆粒就合適了。你可以用調好的米粉,用缽擂過的米粥、瓶裝胡蘿卜泥來感覺一下食物質地的細膩。而粗則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它是指食物顆粒逐漸增大的一系列變化。比如從米湯、稀粥、稠粥、到軟飯;從面糊、爛面、碎面條、馄饨到包子、餃子;從菜水、菜泥、菜末到碎菜等,都包含著這一變化。

少鹽不甜的原則

食鹽也叫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組成。在人體的細胞內外,陽離子還有鉀、鈣、鎂等;陰離子還有碳酸氫根、磷酸氫根等,它們可以統稱為電解質,並以自身的“顆粒”維持著滲透壓,保持著人體滲透壓的平衡。

人體主要靠腎髒的濃縮和稀釋功能來保持水和電解質的恆定,腎髒則是依據身體的需求來排出或滯留水和電解質。可見在人體“水電平衡”中腎髒功能之重要。

與成人相比,小寶寶腎髒的稀釋和濃縮功能均較差。它的最大濃縮能力為排出1毫摩爾溶質時需帶出1.4~2.0毫升水,而成人只需0.7毫升。嬰兒6個月後,腎髒的濃縮功能才逐漸接近成人水平。在4~6個月孩子吃的泥糊狀食物中加鹽,無疑會加重孩子腎髒的負擔,就像小馬拉大車不堪重負一般。

忌油膩的原則

脂肪類的食物是孩子生長必不可缺的,它能以較少的體積提供較高的能量。比如母乳的後奶中含脂肪比前奶高,用母乳哺喂的孩子,一側乳房吸吮時間過短,就有可能因吃不飽而形成總要吃的局面,由此可見脂肪的重要。從另一角度說,一些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的吸收過程也離不了脂肪。既然脂肪對孩子那麼重要,為什麼又提出忌油膩呢?這主要是指忌油炸食物。對學吃階段的寶寶來說,油炸食物是不適宜的,一方面油炸的高溫會破壞一些食物的營養素,尤其是維生素類;另一方面油炸後形成的高脂食物不易消化,有較強的飽腹感,對孩子的消化、吸收和食欲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0到1歲飲食
怎樣發現和培養寶寶的才藝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多才多藝,可對於如何挖掘寶寶

小兒厭食症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嬰兒早吃花生不易過敏

嬰兒早吃花生不易過敏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新研究

早產新生兒需多補鹽

    早產兒在營養需求方面是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