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育兒百科 >> 育兒經驗 >> 寶寶健康 >> 腹瀉鑒別和分類有什麼意義
寶寶健康經驗常識教育經驗

腹瀉鑒別和分類有什麼意義

  很多媽媽抱怨說,孩子感冒了,發燒了,或者拉肚子了,到了醫院醫生卻愛理不理的,大約他們認為這些都是小病,處理起來沒啥吧!可是,對於父母們來說,寶寶生病了,不舒服了,這難道不是天大的事嗎?

    也有的媽媽抱怨,醫生們把對症處理說得簡單得跟什麼似的,其實哪有那麼容易啊,醫生說一句吃藥吧,可是寶寶哪會乖乖地把藥吃了?醫生說驗大便,可是已經拉了很多次的寶寶現在就是不拉,你說急不急人?還有,醫生說喝補液鹽,可是寶寶嘗了一口就是不喝,你說咋辦?

    醫生們只能回答,我們也沒有辦法啊,我們自己的寶寶生病了也是這樣,腹瀉,就是這麼麻煩!

    唉,我親愛的寶寶,你還是快點好起來吧!

    如果能夠很“懂得”腹瀉,應該可以采取一些實效性的措施。

    我很喜歡把腹瀉和發燒兩樣事情並提,在和很多媽媽交流經驗時,或者給病人提供一些咨詢的時候經常拿這兩個病狀來舉例子:這兩種病最大的相同之處,就是病因很多,一丁點兒小事都可能導致發病!

    所以,腹瀉出現的時候,首先考驗的就是我們的一個基本能力:判斷病因。

    寶寶腹瀉的病因很多,細菌、病毒、寄生蟲、霉菌都能導致,可以分為急性慢性,重型輕型,還有食物性腹瀉(民間稱存食、積食),抗生素過量性腹瀉,秋冬季腹瀉,“幼兒園腹瀉”,侵襲性腹瀉……眼花缭亂啊!

    所以咱們也不嚴謹地按照臨床醫學的分類法了,這裡就混雜地介紹兩種最常見的鑒別法:

    (1)按照是否有感染,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腹瀉兩種。

    感染主要是病毒或細菌傳人、寄生、致病,這一類俗稱腸炎。

    輪狀病毒(秋冬腹瀉)和諾瓦克病毒是病毒性腸炎的兩種最常見病原,導致較嚴重的蛋花湯樣或者水樣腹瀉。

    細菌性腸炎主要有兩種:腸毒素致病和“侵襲”致病。這兩種都是急性的腸炎。產腸毒素細菌進入腸道後繁殖、產毒,主要導致水樣腹瀉,而侵襲性更為嚴重,比如大腸桿菌0157,痢疾桿菌導致的痢疾(只有痢疾桿菌導致的才叫痢疾,不是所有的急性腹瀉都是“痢疾”),可能有膿血便,以及惡心、嘔吐、腹痛、高熱等“中毒症狀”。

    無感染的最常見一種就是食物性的腹瀉,由於食物淤積在上消化道,導致胃酸度下降,腸道內細菌上移,產生短鏈有機酸和毒素,引起腹瀉。

    母乳喂養的小嬰兒容易出現一種“生理性腹瀉”,主要是小嬰兒腸道黏膜乳糖酶缺乏,母乳中的乳糖不能被分解,下至結腸被細菌分解,產生大量氣體(甲烷等)和乙酸,導致腹瀉。

    (2)按照大便化驗是否見白細胞,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無白細胞或僅有少量,包括病毒性腹瀉(雖為水樣便,但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即可痊愈),食物性腹瀉(積食),生理性腹瀉,吸收不良性腹瀉,過敏性腹瀉等。

    另一類有較多白細胞,屬於“侵襲性感染”,常見於痢疾桿菌、耶爾森菌等感染。

    這樣的鑒別和分類有什麼意義呢?首先是特征性的病因判斷,為治療提供思路和方向,而且這兩種鑒別幾乎把腹瀉的重症和輕症區分開了。

寶寶健康
家長如何區分生理性腹瀉和病理性腹瀉?

隨著對腹瀉疾病的逐步認識,人們對生理性的腹瀉的概念

我家孩子晚上醒的挺頻發的,這個時候需要給他喂奶嗎?

我家孩子晚上醒的挺頻發的,

對於寶寶的愛心,我們家長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引導和保護呢?

對於寶寶的愛心,我們家長應

3-6歲兒童教育的4大注意事項

3-6歲的兒童父母應該怎樣教導呢?怎樣擔當一個成功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