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1到3歲 >> 1到3歲教育 >> 對孩子妥協,是隱患還是溫情
1到3歲飲食1到3歲護理1到3歲疾病1到3歲教育1到3歲問答

對孩子妥協,是隱患還是溫情

在孩子面前妥協,算是愛意的表達,還是縱容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掂量掂量。養育孩子是一個“人性滋養人性”的過程,對與錯,有時候未必那麼絕對。只是,界限必須有,妥協也不可少。

提到“妥協”,我們總不免將其與“放棄原則,無條件滿足需求”等同起來。也因此,妥協常常是“溺愛”的代名詞。確實,“妥協”有時候與“溺愛”可算是同難兄難弟,但是,若偏執地認為“妥協”恆等於溺愛,就未免偏頗了。育兒這件事,任何形式的偏執都是不科學的,對孩子的成長都是有害的。

上期,我們談了關於講原則的種種,也提到原則應該有彈性。當然,“妥協”也可以是一種處理問題的方式,算是原則彈性的具體體現。相比較而言,在某些情形下,“妥協”甚至是更好的方式。

曾經聽說過這麼一件事:因為認定睡眠對孩子有益,有位媽媽每天都與不到3歲的孩子在午睡時間較勁。為了讓孩子午睡,這位媽媽甚至不惜讓孩子哭鬧兩三個小時,直到小家伙困倦得不行了,抽抽搭搭進入夢鄉。這位媽媽才松了一口氣。媽媽無疑是一片好心,但她沒有想到,以如此偏執的方式要求孩子午睡,帶給孩子的傷害遠甚於午睡一兩個小時給予孩子的“滋補”。與其如此,不如妥協。孩子少睡兩個小時,有個愉悅的心境,也強出被如此逼迫進入噩夢N倍。

“妥協”的基本釋義為:

1.讓步以避免沖突、爭執。

2.與某人或幾個方面之間商談條件或求得互讓。

可見,“妥協”不單純是讓步,也是一種社交或者談判策略,是雙贏或者盡可能減少損失的一種手段。若我們不懂妥協,只知一條道走到黑,少了變通,難免會在處理問題時過於機械,斷了退路,讓自己陷入困境,也給他人帶來壓力。不僅如此,過於偏執的人就像緊繃的弓,繃至極限,難免自毀。讓孩子學會“妥協”的技巧,也是提升孩子抗挫折力的一種手段。因此,適當與孩子妥協,實際上也是在傳遞一種交往或者談判策略,讓他學會給自己與他人留下余地,對孩子一樣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適度地妥協可以避免沖突,還是人與人之間表達愛意的一種手段,對潤滑各種關系起著重要的作用。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談“妥協”色變呢?

當然,“妥協”有其兩面性。弄不好,就被天生就是外交家的孩子所利用,成了他們控制家長的手段。“妥協”需要智慧,並非我們想象的,僅僅是單純的讓步。讓得恰到好處,讓得正是時候,讓得充滿智慧,“妥協”才能滋養孩子。

對於1歲半以內的孩子來說,基本孩子有什麼需求,我們都應該滿足,沒必要跟他對抗。當然,一些對孩子可能構成傷害、可能誤導他的行為另當別論,但也無需對抗。我們可以從消除誘因,轉移注意力入手,預防與避免對抗並重。

1歲半以後,大多數孩子已經能夠聽懂些道理。若我們一味地“妥協”,會讓孩子錯誤地以為,講條件、不講道理是達到目的的最好手段,反而強化他的對抗行為,被他所控制。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即便我們妥協,也要講究策略。

需要特別提到的一點是,很多時候,我們與孩子的沖突原本都可以避免,因為它往往起因於我們沒有及時消除誘因。不僅如此,有時候,我們甚至還在人為地制造誘因,引發沖突。

記得暑期去郊外游玩,遇見一對年輕的父母,帶著4歲多的兒子同行。因為天氣炎熱,媽媽抵擋不住誘惑,悄悄買了一個蛋卷冰淇淋,偷偷摸摸吃了起來。沒想到還是被小鬼精靈發現了。小家伙當然抵擋不住誘惑,當下失去控制,哭鬧著非要吃。

“你不可以吃。吃了會生病。”媽媽堅持原則。

“為什麼媽媽可以吃?”

“媽媽吃了也不生病,所以媽媽可以吃。寶寶吃了會生病,所以寶寶不能吃。”

……

一輪又一輪,母子在較量著。然而,無論多有說服力的理由,在如此的事實面前都顯得那麼地蒼白。小男孩的小牛脾氣上來,再也顧不了那麼多,不依不饒跟媽媽較上了勁。最終媽媽連吼帶罵,甚至輔以打屁屁才結束了這場鬧劇。如果媽媽不買那根冰淇淋,母子之間就不會有這一場對抗。或者媽媽適當妥協,讓孩子也嘗一口,減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又是另一番景象。

若我們深知扛不住,終究妥協,或者引發太多問題,不如干脆自找台階下,早點妥協。

如何向孩子“妥協”,也需要智慧。“妥協”得恰到好處,才能給孩子以滋養,而不是傷害與誤導。在向孩子“妥協”時,我們可以嘗試考慮以下兩點:

1.為向孩子“妥協”找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掌握主動權,避免被孩子所控制。這就需要我們審時度勢,及時發現孩子的需求,了解他的狀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把握時機做出讓步。而不是先斷然否定孩子的需求,等他哭鬧不已,我們實在扛不住再妥協。當孩子明白我們既民主又有原則時,他就會少很多無理取鬧的行為。

2.給孩子一個陳述理由的機會。如果有心滿足他,即便他的理由不是很充分,也要肯定他其中站得住腳的部分,給他“因為你說得有道理,所以你的要求可以被滿足”的感覺。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明白,他的需求之所以得到滿足,不是他無理取鬧達成的目的,而是因為他有道理才被特許。如此,孩子就在與我們交涉的過程中懂得了這樣的道理:凡事沒有絕對,只要有理有據,就可以嘗試去說服他人,達成自己的目標。這難道不是孩子未來活得更好必須的一種能力嗎?

1到3歲教育
斷奶,媽媽怎麼回奶

斷奶,媽媽怎麼回奶

小兒疝氣用哪種外用中藥可治愈

概 述 小兒疝氣是兒童經常患有的一種疾病

6個月的寶寶正常體溫是多少 6個月嬰兒體溫標准

     

關於多動症家長該怎樣進行幫助治療

概 述 現在有很多的孩子會有多動症的情況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