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親寶網
親寶網
 親寶網 >> 新生兒 >> 關於新生兒 >> 穿越古代學習新生兒的養護之道
新生兒喂養新生兒護理新生兒疾病新生兒問答關於新生兒

穿越古代學習新生兒的養護之道

  寶寶從出生到生後的28天,這一時期為新生兒時期。這一階段的寶寶剛剛來到世間,突然離開溫暖安全的母親腹中,就像嫩草的幼芽一樣,柔軟脆弱,全依賴媽媽的悉心調護。新生兒期的寶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為一生的高峰,因而新生兒期的保健必須得到高度重視。新生寶寶在這個階段還要面臨斷臍、護臍、拭口、解毒等問題,這些護理質量的好壞,都將直接影響其健康成長。

  古代那些養育的觀點現在還實用嗎?今天我們就穿越回古代,用現代科學的眼光批判性地學習古人的育兒經驗,繼續把博大精深的傳統中醫發揚廣大。

  1.拭口潔眼

  新生寶寶一般口中多含有從母體帶來的羊水或污血穢物,必須立即清除干淨,這叫拭口。如果護理不及時,讓寶寶吞下腹中,將產生種種不利影響,直接危害寶寶的健康。古人非常重視拭口,如果處理得好,寶寶將聰明智慧,健康成長,即使生病也很容易治好,反之,如果穢惡污血吞入腹內,將遺患無窮。所以,他們把拭口作為新生兒必不可少的常規護理之一。

  回到現代,新生寶寶初離母體時,產科醫生也會用消毒紗布探入口中,輕輕拭去寶寶口中的穢濁污物,包括羊水、污血及胎糞等,以免寶寶啼哭時咽入腹中。同時,寶寶眼睛、耳朵中的污物也應輕輕拭去,防止寶寶感染眼部和耳朵的相關疾病。

  特別提醒:新生寶寶皮膚上的胎脂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不要馬上拭去,但是皮膚褶皺處以及前後陰部應該用紗布蘸消毒植物油輕輕拭去,以除去多余的污垢。

  2.斷臍護臍

  寶寶在母腹中時,臍帶是媽媽與寶寶經絡氣血相通的紐帶。寶寶降生,啼聲一發,口鼻氣通,百脈流暢,寶寶開始獨立生存。寶寶出生後隨即需要斷臍,古代對斷臍和護臍非常重視,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總結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當然也是比較簡陋的方法進行護理。直到現在,這些方法還有值得借鑒之處。

  新生寶寶臍部疾病有哪些?

  初生寶寶斷臍後,由於結扎不緊,或消毒不嚴,或護理不當而被不潔之物污染,在臍部會發生多種疾病。臍中濕潤,久而不干者,名臍濕;臍中赤腫糜爛,膿液流溢者,名臍瘡。二者本為一病,只是輕重程度不同,現代醫學統稱為臍炎。臍腫光浮如吹者名臍突,現代醫學稱為臍疝。臍部感染侵入血液循環,可以產生新生兒敗血症,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古人認為斷臍的方法應“以口咬為好,或以火燎而斷之,或以剪燒熱剪之”;臍斷後,“以艾炷從斷處燒三壯,令暖氣入腹,以免臍風之疾;並以艾葉杵爛和棉絮包護其臍,勿令脫掉,否則風寒濕氣傷之,易成臍風等疾”。這是在當時醫療條件下比較簡陋的護臍方法,斷臍時口咬或火燎都是為了預防感染,斷臍後艾灸和棉絮包裹一則為了防寒,二則也是更好地預防感染。

  隨著現代婦產科學的發展以及醫療條件的進步,古代的斷臍護臍方法已被現代技術所取代,無菌斷臍已不需要口咬或火燎,斷臍後的護理也有專業的無菌操作。一般新生寶寶娩出1~2分鐘,就要將臍帶結扎後剪斷,產科醫生處理時必須無菌操作,使用一次性的斷臍剪刀斷臍。臍帶殘端必須用干法無菌處理,然後用無菌敷料覆蓋。如果在特殊情況下不能保證無菌處理,就應該在24小時內重新消毒、處理臍帶殘端,以防止感染臍風。

  斷臍後必須護臍。寶寶臍部要保持清潔、干燥,讓臍帶殘端在數天後自然脫落。在此期間要注意避免讓臍部被污水、尿液及其他髒物污染,洗澡時不要浸濕臍部,避免臍部污染,預防臍部疾病的發生。

  3.祛除胎毒

  祖國醫學認為的“胎毒”,指胎中禀受之毒,主要指熱毒。胎毒重的寶寶,出生時表現為面紅目赤、愛哭且哭聲響亮、便秘等,這樣的寶寶容易發生丹毒、濕疹、黃疸、口瘡等病證,或造成以後好發熱性疾病的體質。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給初生寶寶去除胎毒的傳統方法,給新生寶寶服用少量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液,可以減少發病。

  常用的方法有:

  銀花甘草法:金銀花6克,甘草2克。煎湯。用此藥液拭口,並用少量給寶寶喂服。

  豆豉法:淡豆豉10克。濃煎取汁。頻頻給寶寶喂服。尤其適用於脾胃薄弱,吃奶不好,容易吐奶的寶寶。

  黃連法:黃連2克。用水浸泡出汁。滴汁入寶寶口中。需要注意黃連性寒,胎禀氣弱,早產的寶寶、哭聲低弱或有新生兒疾病的寶寶不能服用。

  大黃法:生大黃3克。用水浸泡出汁或略煮。取汁滴入寶寶口中。胎糞通下後就停用。但脾胃薄弱,吃奶不好,容易吐奶的寶寶不能服用。

  現在在南方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清胎毒”的方法仍然比較流行。現代認為“胎毒”是產後急性過敏重症的俗稱,主要反映為寶寶的各種皮膚變態反應,例如濕疹、荨麻疹、泡疹等,媽媽在懷孕期間食用過量的辛辣和煎炸食物,就很有可能會將熱毒傳給腹中寶寶,使寶寶生後易患熱性疾病。

  如何減少胎毒呢?現代中醫有以下主張:

  1.媽媽在懷孕期間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多吃滋陰潤燥、生津養肺的食物和當季水果,少吃辛辣、油炸、油膩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2.媽媽如果是過敏體質,建議去正規醫院的變態反應科(皮膚過敏科)詳細篩查過敏源或聽專家給出一些建議,避免寶寶從母乳中獲得這種過敏源。

  3.媽媽們注意生活規律,勞逸結合,適當休息,才能保障機體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4.不主張為“清胎毒”而亂吃藥,某些清胎毒偏方、龜苓膏或涼茶,所含成分不適合孕婦飲用,盲目服用有隱患。

  5.媽媽們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新陳代謝。

  新生寶寶4種特殊的生理狀態

  新生寶寶有以下4種特殊的生理狀態,新媽媽們不要誤認為是病態。

  1.“馬牙”。新生寶寶上腭正中線和齒龈部位有散在的黃白色、碎米大小隆起的顆粒,中醫稱為“馬牙”,會在出生後幾周或幾個月內自行消失,媽媽們千萬不要挑刮。因為寶寶皮膚粘膜非常脆弱,受傷後非常容易感染。

  2.乳房隆起。女寶寶出生後3~5天,可能會出現乳房隆起,如蠶豆或鴿子蛋大小,這是寶寶在母親體內受母親血液中高濃度的泌乳素等激素的影響,使乳腺增生造成的。出生後2~3周,寶寶體內的激素水平逐漸降低,最後全部分解並排出體外,乳房腫大的現象也就自動消失了,媽媽們不應處理或擠壓。

  3.“假月經”。女寶寶生後5~7天陰道有少量出血,持續1~3天可以自行消失,也是寶寶在母腹中受母親激素影響的結果,稱為“假月經”,一般不必處理。

  4.“螳螂子”。新生寶寶兩側頰部各有一個脂肪墊隆起,稱為“螳螂子”這有助於吸吮乳汁,千萬不能挑割。

  

關於新生兒
寶寶甜美入睡的10大妙招

   寶寶要快快成

一歲多的寶寶不愛吃飯,小便不規律怎麼辦?

一歲多的寶寶不愛吃飯,小便

小兒患鵝口瘡的症狀以及護理

  鵝口瘡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由真菌感染,是兒童口腔

不愛喝水怎麼辦?

不愛喝水怎麼辦?

Copyright © 親寶網 All Rights Reserved